□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格局。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知易行难,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应该如何破解?作为一所以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特色的高中学校,海尔学校已率先发力。
海尔学校把激发学生内驱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以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为支点,以定制化教育为杠杆,聚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推进5G+智慧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创造数智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生态,把传统的“千人一课”变为“私人定制”,把传统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建立定制化学习成长档案,建设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生态,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与创新发展,培养“造就未来世界贡献者”。
“5G+智慧”教育赋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正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这种点燃正在海尔学校校园里持续生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是高中地理必修二课本中极具代表性的一节课,其难点在于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吃透重难点,课前,地理教师吕佳桐以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为背景材料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设置“哈尼梯田文化形成并能延续千年的奥秘是什么”“结合材料思考村寨景观蕴含了哪些区域文化”“有专家预言‘哈尼梯田的寿命多则几十年,少则十几年’,结合阅读材料就此谈谈看法”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平板,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牵引,展开自主学习或学创共同体合作学习,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及时通过教学终端反馈给教师。
吕佳桐总结学生反馈的问题后发现,学生对西南地区土壤问题考虑有所欠缺,对村寨、梯田、森林、水系四要素的位置关系容易混淆,同时对“乡村文化”是否有悖于现代化生产、城市建设越来越趋同等也存有疑惑。基于此,吕佳桐将本节课重难点确定为: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城乡景观保护与传承。课堂设计过程中,采用问题链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推动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搭建多个场景案例,帮助学生多角度加深对地域文化影响城乡景观的逻辑思路理解,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先教后学,以学定教”是海尔学校的教学基本原则,“学为先导、疑能研讨、惑方师教”是教学流程。地理教师吕佳桐讲授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则是该教学原则与流程的生动写照,也是海尔学校以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为支点,以定制化教育为杠杆,以“师生合一”为合力,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具象化实践。
站在世界定位中国教育、站在未来定格时代教育。海尔学校始终以世界教育的眼光和未来教育的标准,审视海尔学校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探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海尔学校则已先行一步,以“5G+智慧教学”为基本教学模式、以“学创共同体”为学生发展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式学习为重要抓手的教学范式,颠覆传统教学流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
在海尔学校,师生人手一台教学专用平板。老师在课前将自主学习任务单推送给学生,指导学生“看、思、研、疑”;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释疑解惑和深度学习;在教室内智慧黑板、云课桌等智慧教具的一体化支撑下,学生可以实现所有课堂实录回看与复习,有效解决个体学习需求;课后,分层布置限时作业,学生作业情况通过学习平板提交,系统自动生成作答分析,教师基于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题讲评、微视频录制推送及个性化辅导等;课外,学生和教师“零距离”线上交流答疑、电子书包内各种重难点讲解和补充学习材料充盈。
学校每名教师都有一份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这是教师为每名学生量身打造的“定制化清单”,教师会依据学生个性学情及发展需求,明确针对学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精准匹配资源,确保教学目标清晰可达,激发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为学而学”到“知行合一”的转变,全面激活学生的内驱力。
“生生为师”构筑雨林生态,“我的青春我做主”
“文科的背诵应该注意底层逻辑,注意搭框架、找逻辑、明确关键词,串联成句”“平时要做到小复习与大复习相结合,小复习以天为单位计算,大复习以周或月为单位计算”“周末时间要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要有‘优先级’”……前不久,一场以“学法指导”为主题的分享会引爆海尔学校校园。分享的主讲人不是教师,而是学校高二数学与科学SIT学生刘煜祺、沈可航和林书同。“学不动,不想学,怎么办”“如何规避文科学习的常见误区”等是他们分享的主题。这些接地气、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分享课程,一经上线便遭到高一学生“哄抢”。40分钟的分享干货满满,让高一学生感到“解渴”,也让3名主角收获了成就感,深切感受到“利他”精神的意义所在。
在海尔学校,类似这样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场景几乎时刻都在发生。在学校里生生皆可为师,人人都是CEO,学生拥有多种角色,是学校的参与者、设计者、管理者,更是学校“让天赋自由绽放”教育格言的受益者。在学校管理之上,学生可以基于学习、生活需要,自主提议、自主决策,协商研讨生成团队公约、宿舍公约、电梯公约等,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将校园拟化为城市,搭建“星空之城”城市管理运营体系,将品质生活馆、学习中心、校刊、实验室、艺体中心交给学生管理运营;学生可以作为面试官参与教师招聘选拔,拥有教师选聘发言权,充分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学生还可以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在校本课程设计之初提出想法建议。更多的学生在这片张扬个性的“热带雨林”教育生态中唤醒内驱,收获成长,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
同时,海尔学校着力为学生打造一所平台化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占比25%,均为正高级、特级教师或名校名师,同时拥有一批国内外一流高校硕博教师,强大的师资团队更好地守护学生成长。学校形成以“道德力、学习力、创造力、知行力、领导力”为核心的“阳光五力”课程体系,开设科创类、艺创类、商创类等20余门选修课;启用生化仪器分析、生物组培等10余个创新实验室;在高校、科研院所建设20余个创新实践基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时代的呼唤和教育的重要使命。未来教育之变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开放化、个性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海尔学校的教学变革、探索与实践契合了未来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也在当下的基础教育生态中,给了人们对于教育更多可能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