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2所,107所新建学校高起点办学;全市组建235个教育集团,实施72名优秀校长“一长多校”办学模式,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53所学校实施初中强校提质行动,一批教育新高地加速崛起;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达2万余人,优质师资实现倍增……202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教育强区(市)建设、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特色高中创建等十大行动,加快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文件印发以来,青岛市教育系统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以党建引领,“打头阵、当先锋”,加快构建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效显著。李沧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市南区等6个区市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智慧教育赋能等近十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青岛连续5年在省政府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基础教育加速扩优提质,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2所,让“家门口上学”更便捷
今年秋季学期,位于市北区方城路33号的青岛启润实验学校(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分校)在周边居民的期待中投入使用。这所位于郑州路片区的新学校原本计划招收一年级4个班,原由青岛洛阳路第一小学和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代收的学生同步回校就读;初中部计划面向学区招收七年级2个班。在正式招生阶段,学校招生情况却远比想象中的火爆,报名人数超800人,班额达到了22个。该校的启用为周边约6000户家庭提供急需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是青岛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生动写照。青岛积极构建与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化趋势和城市更新发展相适应的学位供需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加强新建功能区、城乡接合部新建居住区等热点区域学校的设点布局和建设,优先启动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2022年以来,全市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32所,增加学位约20万个,有效应对了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高峰。着力扩大学前教育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183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3%,优质园占比提升至85%,创新实施“长幼随学”政策,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满足了老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青岛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引、育、扶、评”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实行面试前置和统一招考、自主招聘“双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近几年全市引进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占到全省半数以上。实施新教师、菁英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教育名家五级梯队培育工程。截至目前,青岛累计培养国家教学名师8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74人、省特级教师358人,齐鲁教育名家培养入选9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已达2万余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6,优质师资实现倍增,有力支撑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同时,青岛持续增强教育保障能力,小学每生每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900元提高至1300元,初中每生每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1100元提高至1700元,保障水平均达到全省最高。开发中小学智慧教学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网上巡课系统,建成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229个、同步课堂教室1700间、创新实验室779间,重点在集团化办学学校、初中强校提质校、城乡学校共同体间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创新,23个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青岛教育e平台获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最高奖“智尊奖”。
107所新建校实现高位发展,一批教育新高地加速崛起
在市北区,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加入青岛五十三中教育集团,实施“一长两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了与青岛五十三中师资、课程、办学经验等资源的全面共享,起步就是“高位”;崂山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引进国内教育第一方阵北师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入高水平管理和师资团队,推动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起点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岛采取提前选配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一长多校”办学等措施,助推新建校“开办即优质”。近年来,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其中36所学校采用“一长多校”办学模式,90所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集团化办学作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极大推动了青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青岛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打破办学界限,大力推广“强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共组建235个教育集团,涉及学校900所,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伴随着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琴岛学校)、青岛五十三中(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分校、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李沧区实验初中)、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青岛枣山中学)、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崂山区山东头学校)、青岛二中崂山分校(青岛海尔路学校)等优质学校分校(校区)的开办以及各区市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扩容,一批教育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主城区教育“南强北弱”的现状也正在得到改善。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突破同质化发展的瓶颈,推动普通高中以特色学科培育为主抓手,改革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方式。青岛积极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行动,推出构建校长课程领导力标准、开展“区间分”教学评价试点、构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智能系统等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已创建省级特色高中7所,获批省级学科基地8个,2所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24项高中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真正让不同禀赋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更多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024年,青岛体育育人硕果不断。前不久,青岛九中女足捧回第二届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挑战组)冠军,6月份该校男足夺得山东省校园足球联赛(争冠组)冠军,青岛九中校园足球队成为青岛唯一的“双料”省冠军;青岛六十七中男篮代表青岛出征2024年山东省中学生篮球联赛(男子高中组),最终以2分优势险胜东道主泰安队,夺得冠军,至此该校篮球队已8次捧回省联赛冠军。该校男篮在2024耐克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冠军,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青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青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品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都能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或艺术才能,都能参加劳动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筑牢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基,在全省率先开展在校生视觉、脊柱和心理健康筛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各中小学课程表,指导督促义务教育段学校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阳光锻炼一小时,青岛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居全省第一。同时,青岛健全体育赛事体系,丰富学生体育锻炼平台。目前青岛市级学生田径、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等赛事活动达13项,每年近2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市、区、校、班学生体育赛事体系带动百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青岛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同时发力,推出了校长进课堂听评课、大教研组建设、中小学全学段教学质量监测和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价、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等系列措施,推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出台文件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为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落实“双减”政策,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同时,采取加强教学研究、保障“零起点”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强化校内课后服务等措施,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3个案例入选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综合来看,青岛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稳居第一方阵。
家校社协同更好守护学生成长。青岛整合家庭教育各类资源,构建“爱润成长”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持续丰富家庭教育品牌内涵。每年开展“家长开学第一课”,录制“教子有方”“家庭教育之声”等节目,年观看量超100万人次,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便捷化指导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陪伴成长——青岛市中小学生家长手册》,向全市128万家长免费发放。此外,青岛还通过开展专家讲座、政策解读、案例访谈、家校互访、送教上门等方式,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进村社、进机关、进企业,汇聚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
蓄势以待,厚积薄发。当下的青岛,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今后,青岛将以学前教育普惠保障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根基,以数字化赋能提质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新赛道,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改革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改革基本要求,立足山东、服务全国,在先行先试中破解难题、率先发展,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推出一批改革实验学校,打造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青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