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通讯员 孙嘉豪 徐显宽
11月2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7码头作业现场,伴随着清晰有力的作业指令,近1600辆国产新能源商品车装载上船,标志着“大港-土耳其”滚装航线首航成功。这是青岛航运枢纽能级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综合概念,集融合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新发布的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青岛位列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15位。
城市离不开港口支撑,港口发展需要城市依托。对于青岛而言,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更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战略资源。
自山东港口组建以来,作为发展“龙头”的青岛港,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定好位、走在前”,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五个国际领先”,开启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崭新航程,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一进程中,港口与城市的关系被赋予更深厚的内涵,青岛港的全新优势得以塑造,服务城市发展的角色更加鲜明、生动。
海陆联通
提升港口“硬核”实力
青岛要实现国际航运中心能级的进阶,离不开港口“硬核”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作为沿黄流域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五,航线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箱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构建起陆海联动、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显示,青岛港在“世界前列”方阵中位居第4位,并且连续两年排名位次前移。
今年以来,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平台,青岛港携手各大船公司增加运力,先后增开欧洲、南美、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国际集装箱航线17条,仅10月份就争揽达飞、马士基以及太平等船公司美西、非洲以及中东等航线加班船70余艘次,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口运输服务保障。
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巨大的吞吐量为城市带来了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
举个例子,青岛和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相距万里之遥,但凭借青岛港到阿拉木图港的一条跨境物流大通道,汽车配件、电子产品、轮胎、农产品等货物实现了物流的双向畅通,放大了青岛的“一带一路”“双节点”效应。
近期,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顶层设计都对青岛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复的《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提出了建成“世界一流强港、航运物流枢纽、区域经济引擎、魅力活力空间”的发展愿景。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600万标准箱,航线总数达到240条。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可以预见,青岛港的大踏步前进,将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增添更多底气。
港城联动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照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要求有港口吞吐能力的“硬支撑”,更需要在港产城融合等“软实力”上下功夫。
如何让港口释放更为强劲的辐射力?关键词正是临港产业。纵观顶尖的国际航运中心,结合区域优势和腹地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的临港产业,是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不二路径,比如以高端制造为主导的上海、以临港航运物流服务为特点的新加坡、以商贸物流业为特色的纽约等。
有关专家认为,以港口带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能使港口以更高效能、更有韧性、更便利的服务,形成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在山东港口的部署下,青岛港主动对标世界一流港口,深化打造港城命运共同体,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港口项目、一揽子量身定做的服务方案,赋能地方发展,全力当好城市发展“金牌合伙人”,全力构筑港口“生态圈”。
11月1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土建项目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交工质量核验。该项目将进一步实现港区功能拓展,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近五年,青岛港集团累计完成工程投资398.3亿元,董家口原油码头二期、粮食筒仓三期、原油商储库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新增泊位16个,新增码头年通过能力6061.2万吨、200万标箱。目前,青岛港集团在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等5个项目,总投资81.6亿元;新竣工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等5个项目,总投资36.2亿元;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研报批容缺受理;持续推进邮轮港区启动区10个项目,在建面积达64万平方米。
此外,青岛港还联手中远海运等开通多条东南亚冷链快航,打造生活资料运输格局,加快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俄罗斯的糕点和小麦粉、白俄罗斯的奶制品和肉制品、哈萨克斯坦的红花籽油和面粉、德国的啤酒……如今,高端冷链物流、跨境贸易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正火热建设,“齐鲁号”欧亚班列往来频繁,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便捷享受到千里之外的产品。
提质增效
擦亮服务“金字招牌”
港口是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关键环节。
持续深化与海关等口岸单位的合作,携手提升服务水平,常态化实施“套泊热接”作业模式,减少船舶在港等待时间,节省了货主的物流成本;创新“陆海联动、港铁直运”“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便捷通关模式,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联运提单”新模式,实现“门到门”运输,形成“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的“一单制”新模式,减轻了进出口企业成本,着力打造令客户满意的营商环境……青岛港充分发挥港口的物流枢纽和窗口平台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当前,全球航运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对于港口而言,打造数智航运生态圈、优化航运服务成为新的课题。
最典型的是绿色燃料加注服务,全球重要的航运中心都在竞相布局,因为加注服务不但可以让所在城市成为燃料加注中心,还将衍生出能源制备、仓储、交易、金融等新兴业务。就在前不久,青岛港油港公司成功取得绿色甲醇货种作业资质,标志着青岛港具备低硫燃料油、轻质燃料油、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等船用燃料加注能力,跻身全国加注货种齐全、加注能力强大的重要船供燃料加注基地。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今年,青岛港连续发布了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和氢能港口建设发展规划,加速向智慧绿色港口转型。全港上下奋力攻坚“卡脖子”核心技术,依托山东港口“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自主研发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系统运行效率提升30%,初步实现了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全自主全国产自动化码头三期建成运营,传统集装箱码头完成新一代生产系统全面替换,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改造不断提速,专业干散货设备自动化率达到81%,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青岛港还践行“双碳”战略,大力实施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示范项目,依托纯电动作业模式及氢能轨道吊、空轨等清洁用能技术,构建“碳中和”码头先行示范区。目前,青岛港已建成国内港口行业首座加氢站和全国首艘5200匹“油电混合”智能拖轮,电动牵引车换电站正式投用,推进船舶岸电常态化应用,加快打造“零碳码头”。
坚守初心
营造“家和业兴”
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进程中,青岛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引领职工、激励职工,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今年9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许振超作为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从昔日默默耕耘的普通工人,到如今站在国家荣誉殿堂之巅的全国楷模,许振超成为青岛港全体职工的一面精神旗帜,更是青岛港这片热土人才济济、群英荟萃的生动写照。
解码青岛港人才培育,不难发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扎实的思想教育是青岛港保持领先、永远前进的基因密码。
青岛港大力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编发企业文化手册,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学习,职工在聆听宣讲中感悟,在感悟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起进位争先、全域领先的力量。定期刀刃向内、省思查摆,召开省思研讨会,“关键少数”切实从思想上挖根源、找差距,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港口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职工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源于彼此间深度的价值认同与相互的信任支持。
聚力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是青岛港一直以来的初心和追求。青岛港坚持用精神引领职工,用平台成就职工,用造福凝聚职工,为不同领域人才规划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一批“张连钢型”的专业人才晋升为高级别专家,一批“许振超型”的技能人才晋级为技能大师,“家和业兴”的氛围时时处处萦绕海港。
愿景美如画,奋斗路犹长。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光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港将始终牢记使命,满怀信心,走在前、挑大梁,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贡献首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