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轨迹中,化学工业与海湾地貌,有着天然的联系——前港后厂的布局下,专业的化工泊位前船来船往,运载原料和产品的船只依次靠泊、接卸、离岸;鳞次栉比的管廊将从码头接下的原料直接输送到反应装置中,装置精妙的设计让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产出下游产业不可或缺的基本原料,再通过港口,输送到各行各业。
实践也验证了这一联系的科学性。纵观全球知名的大型石化基地,新加坡裕廊岛、比利时安特卫普、沙特朱拜勒工业城,无一不是依港而兴,形成集聚度高、协同性强的优势产业链。
也正是认识到这一天然的联系,14年前,当一家老牌化工企业决定颠覆传统、重新出发的时候,不仅把地点选在了环湾腹地,还以“海湾”为名,宣誓转换发展动力的决心。
黄海之滨的青岛,从来就不缺少依海而生、向海图强的故事。其中,穿越百年化工历史、突围高端第一品牌的这一篇章,属于海湾集团。
2010年,青岛市谋划老城区企业退城入园,海湾集团前瞻性地选择在荒芜的滩涂重新出发,按照化工产业最前沿、最科学的布局拥湾发展,累计投资150余亿元,在西海岸董家口和平度新河打造了两个全新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淘汰纯碱、电石法聚氯乙烯、水泥、尿素等原有80%以上的高能耗落后产能,建成了一批上下游高度关联、产业链科学、带动性强的高端化工项目。
如今,海湾集团乙烯法聚氯乙烯(PVC)产能全国最大并跻身国内第一高端品牌行列,烧碱连续4年稳居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榜首,聚苯乙烯成为海尔等世界知名家电企业的首选,偏硅酸钠产销量称雄亚洲,硅溶胶产品稳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尽管已经在多个赛道领跑,但海湾集团向新、向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还在加快,通过系列延链补链强链的增量项目建设,全力向高端新材料及复合材料领域迈进。
一个实力强劲的“高端第一品牌”矩阵,正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企业里强势崛起。
穿越周期的百年企业
海湾集团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由萌芽到振兴、从变革到崛起的发展史,也是青岛现代工业求新求变的奋斗史。
把指针拨回1919年,就在那个北京乃至全国的热血青年为了这座城市的命运振臂高呼的年份,一位名叫杨子生的民族企业家创办维新化学工艺社,开始从事化学染料制造。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诞生了第一家民族染料生产厂,也标志着青岛化学工业的开端。
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烧碱生产开始兴起,几年后,青岛第一化工厂建立,青岛市氯碱工业初步形成。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化工企业,在内忧外患中萌芽,在历史沉浮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砥砺前行,一次次的自我颠覆和执着坚守造就了今天的海湾集团。
海湾集团由海湾化学、海湾精化、碱业发展等十余家控股和参股企业组成。在中国化工历史上极具开创意义的维新化学工艺社正是海湾精化的前身。百年风雨一路走来,海湾集团穿越行业周期,打造了“海晶牌”聚氯乙烯、“双桃牌”分散染料、“自力牌”纯碱、“海洋牌”硅胶、“东岳牌”偏硅酸钠等拳头产品和行业知名品牌。
时间来到世纪之交,青岛化工受市场及发展空间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受阻,一些企业被迫退出市场,亟须进行调整与转型升级。
2007年11月8日上午,青岛市国有企业(化工)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暨产业集群发展高层研讨会,谋划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
彼时,海湾集团也面临着发展的多重窘境——发展空间受限、历史包袱沉重;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布局不合理、生产装置老化、自我造血功能不足。
随着青岛老城区企业退城入园号角的吹响,搬迁迫在眉睫,对海湾集团来说,这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海湾集团对标国际一流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这一“四化”理念,发展高端化工、绿色产业,打造自己的港口码头、培育前港后厂地拥湾发展模式。
既然选择了重新开始,就要义无反顾地向新而行。2010年,海湾集团新河园区和董家口园区先后开工建设。
海湾集团坚定地把目光投向未来,以“20年不落后”的定位设计产业链和具体工艺路线。在一片质疑声中,海湾集团率先以绿色环保的乙烯法替代了行业普遍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淘汰了80万吨/年纯碱等一批落后的产能;瞄准国际最前沿,先后引进了英国英力士、日本氯工程、德国TGE、美国德希尼布石伟、日本氯工程、意大利KT公司、美国贝吉尔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奠定了向高端化工转型的产业基础。
出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海湾集团并没有满足于此。搬迁发展的14年来,海湾集团因地制宜对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升级,抓住数智化变革的窗口机遇提升生产质效,收获了穿越周期、抵抗周期的力量。
在2023年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企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海湾集团依然实现了稳健盈利、稳步发展。较搬迁前,企业装备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能耗物耗有效降低。其中,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仅0.48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4,员工人数从近万人精简至4000余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中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倍以上,核心子企业平均投资强度和产值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比肩国际一流。
第一高端的品牌矩阵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这句响亮的口号背后是海湾集团以品牌建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坚定信心。
做成高端品牌、打开高端市场,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2016年,当海湾化学聚氯乙烯PVC装置投产之时,产品存在颜色发黄、白度不够的问题,面对广阔的医用树脂、儿童玩具、家装环保地板、汽车用品等高端市场的高门槛只能望洋兴叹。
海湾人明白,要想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要啃下高端市场这块硬骨头,并提出了用3年时间打造国内第一高端品牌的目标要求。
海湾集团从最基本的拜访客户企业开始,按照客户的反馈进行定制研发,反复调整对比工艺参数,在反复实验中成功解决了影响产品品质的老化白度问题,拿到了高端市场的“入场券”,实现对国外高端品牌的成功替代。
以此为起点,团队对产品配方体系不断优化,陆续攻克了颜色、透光度、“鱼眼”等难题,目前,海湾化学的“海晶”牌PVC性能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知名品牌,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高端膜制品、透明片材等高端领域,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用户满意级产品、山东优质品牌、“好品山东”、青岛名牌等。
有了首次成功进入高端市场的经验,海湾集团信心更足了。在后续项目陆续投产、新产品接连下线的过程中,海湾集团把功夫做在前面,提前谋划、提前对接、提前研发,大幅缩短了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时间,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中获得了更强的成长力。
装置投产后仅半年,海湾化学聚苯乙烯就成功进入技术壁垒高、市场紧俏的TV级扩散板、光学级导光板、冰箱抽屉等高端家电领域。今年8月,海湾集团又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落地聚苯乙烯产品在高端家电产品中的应用。高端新材料产业链的双酚A产品更是一经投产就达到优等品水平,目前产品纯度达99.95%以上,苯酚含量降至10ppm以下,成功闯入聚碳酸酯和液体环氧树脂等下游高端市场。
海湾集团位于平度的北部园区布局的是行业细分、装置规模小、产品种类众多的精细化工产业。伴随着科技变革,精细化学品下游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张。这就需要企业以前瞻眼光抢先布局抓住产业变革机遇。
“海洋牌”硅溶胶是海湾精化的主打产品之一。如今在国内高端催化剂市场上,“海洋牌”占据近七成市场份额。投产之初,产品却只能销往低端精密铸造客户。转机发生在2017年,销售人员敏锐地捕捉到催化剂行业国产化替代的东风,提前布局主动联系国内各大催化剂生产厂家,深入各大化工高校、科研院所挖掘潜在客户,以精准的定制服务,把客户需求转换为一个个实验课题,又将实验课题产业化,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价值,也大幅提升了“海洋牌”硅溶胶的品质和创新能力。伴随着“海洋牌”知名度的扩大,一家知名央企旗下的催化剂企业向海湾精化抛来了橄榄枝。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一次,海湾精化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成功实现对进口品牌的国产替代。
坚定走向高端,碱业发展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作为脲醛缓释复合肥的领航者,在生产工艺上,引进了日本先进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以脲甲醛合成工艺为核心,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效能。近期,凭借其在脲醛缓释复合肥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成就,荣获第八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充分肯定了其在农业复合肥领域的卓越贡献。
实打实的市场数据,见证了海湾集团打造高端第一产品矩阵的坚定步伐。
“新质”突出的绿色发展
1300项,这个来自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一线的数字,是海湾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自搬迁建设装置投产后,仅配有工艺流程图(PID图)的技改技措,海湾化学陆续提出了1300多项,那些没有形成图纸的小调整,则多到数不清。
尽管引入的是全球最先进的工艺包和装置,但对海湾集团来说,世界最先进的化工生产工艺仅仅是新征程的起点,而他们要走的是持续改进、持续创新、持续提升的国产化自主创新之路。
经过这1300余项技改,海湾化学各条产品线实现了质的飞跃:聚氯乙烯攻克了颜色、透光度、鱼眼等多项难题 ;聚苯乙烯产品在抗冲性、高光泽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偏硅酸钠厂高纯液体硅酸钠已用于下游生产芯片抛光液原料——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双酚 A 等产品均进入高端行列,偏硅酸钠产销量进入全球头部行列。
抓住关键环节的创新,是产业链价值跃升的关键。
双乙烯酮是一种高性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头孢类抗生素制备等医药中间体领域以及染料、农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海湾精化引进行业领先的意大利KT裂解装置,分三期建设了年产能达6万吨的双乙烯酮产线,产能居全国首位,并将双乙烯酮作为原料用于配套生产“双桃牌”乙酰乙酸甲酯/乙酯和二乙芳胺、吡唑酮系列等下游产品,形成了以双乙烯酮为基础的精细化学品产品树。其出产的双乙烯酮含量达到了99.5%,醋酐含量降至了0.15%,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对海湾精化的产业链剖析中,集团把双乙烯酮作为关键突破点,提出了“双乙烯酮强则海湾精化强”的提升目标。
海湾精化联合海湾研究院等集团优质创新资源,经过全力以赴协同攻坚,完成醋酸单耗1.62吨的预期目标,单位产品成本可降低1000元,降幅达10.67%,醋酸裂解率和选择性等关键工艺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不只是双乙烯酮产品线,在更多的创新项目中,海湾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海湾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正在和产业一线形成联动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幅提升集团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24年6月,集团累计获得有效专利达到283项。
向绿、加数的领跑征程
绿色化、数字化是化工产业向高端转型的“必修课”。
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下,海湾集团密织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布局循环经济,持续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将原材料及废弃物“吃干榨尽”,富余能量全部转换再利用,不仅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还提升了全产业链的价值。
海湾集团探索在已建成装置中推动原料的直接供给,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仅“烧碱装置可直接为偏硅酸钠提供生产原料”这一环节,每年可节约运输费用近200万元。新建投产的24万吨/年高端聚碳酸酯用双酚A项目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达到国标优等品。这一装置与在建的环氧氯丙烷项目及环氧树脂项目将形成一条优势明显的循环产业链,不仅能够实现原料自供,还可以将副产的高含盐废水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
平度新河园区布局的“硫酸钾-氯化钙-小苏打”也是一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之间互为原料,真正实现原料、副产品之间循环利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万吨。围绕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碱业发展新建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碳酸二甲酯循环经济项目,可生产电子级和工业级产品并副产医用级丙二醇,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5万吨。
在担负青岛及周边化工企业危废和医疗废物处置重任的海湾新材料科技公司危废医废处置中心,企业以领先的技术和模式在安全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同时,实现热能、化工原料的循环再利用。目前,年副产蒸汽约10万吨,焚烧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副产蒸汽约30万吨/年。
智能化建设方面,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的海湾集团同样走在行业前列。
遍布厂区的智能化设备,让所有装置实现分散控制系统(DCS)自动化实时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在中心控制室(CCR)内,通过人机界面即可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指令进行调整。这种远程、实时的控制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
海湾集团不断精进数智化布局,通过与SAP、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经济行业头部资源合作,实现业财一体化,全面整合生产、采购、销售、库存、质量、设备、项目、人力资源、财务、主数据治理等管理功能,实现与管理流程再造。显而易见,信息化、数字化正驱动着海湾集团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升级换代。
如今,各企业的管理者已经习惯以PI实时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实现对能源使用的精准管理和优化。目前,数据库已经实现和正在建设的功能有:采集的实时数据可通过WEB将组态好的图形及制作的报表等内容进行展示;通过整合全公司蒸汽、天然气、水、氮气等公用工程数据以及能源计量数据,制作能源计量分布追踪图,便于掌握全公司能源用量;筛选重大危险源相关数据,提高巡检效率。
在全国最大吨包乙烯法PVC智能立体仓库从PVC产品出仓、包装、码垛到装车全部由智能机器人操作,“智能仓储”和“在线运行监测”上榜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数字化采购平台引入供应商准入管理、采购需求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大幅提升采购管理效率。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一路走来,海湾集团向产业链高端跃迁的进程既是一部拼搏奋斗、奉献进取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听党话、跟党走、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史。
近年来,青岛海湾集团牢记国企使命与担当,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围绕提升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团队执行力、企业创新力、队伍凝聚力、发展竞争力,把党的建设嵌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完善“党建统领、五力筑梦”海湾党建品牌内涵,努力打造红色引擎,汇聚起向世界一流化工企业迈进的强大合力。
在海湾集团,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岗位上,他们始终秉持“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到最好”的原则,用点滴行动诠释海湾精神、践行海湾理念。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海湾集团常态化开展“身边的榜样”等典型培树与事迹推广工作。每年“七一”,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两优一先”典型通报表扬。自2023年以来,累计有近200个先进典型获得表彰。
以党建引领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海湾集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实施定制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加速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水平。2021年至今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367人,蓄积企业发展动能。2022年,集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高度集约协同的产业布局,世界一流水平的工艺装置,领先的自主创新能力,向新、向绿、向智的持续进化,赋予了海湾集团对抗周期的能力。这家企业正稳稳地穿越时代的风浪,奔向更广阔的空间,在更大的舞台上,聚合高端第一品牌矩阵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