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8月中旬,由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日报主办,青岛日报社科教卫全媒体中心、青报教育在线承办的寻找身边教师“微感动”故事活动启动。“青岛教育家”微信公众号后台随之收到了众多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推荐的“微感动”故事。
西海岸新区贡口幼儿园教师邵莉莉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撑起了幼儿园17名孩子的日常教学、照料工作;青岛外事服务学校副校长姜封祥对学生关怀备至,以一个个细节温暖着学生;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模具专业教师乔慧课前总会先反问自己几个问题,将乏味的专业课讲得生动有趣……他们把一件件小事做到精致,把学生的事当成大事。他们用一个个瞬间的温暖举动,感动着你我他。
一名村办幼儿教师的“独角戏”
在西海岸新区泊里镇陈家贡村海畔,有一所贡口幼儿园。这所村办幼儿园仅有17名孩子,28岁的邵莉莉是这里唯一的老师。自2020年9月到幼儿园任教以来,邵莉莉便将自己朴实的育儿初心全部放在这17个孩子身上。有人问:“幼儿园就您一位老师会不会感到孤单?”她总会笑着回答:“我很幸运,独享了17个孩子的爱。”
贡口幼儿园内,一人分饰多角这种电影中常见的情节,在邵莉莉身上经常上演。她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大、中、小班17个孩子的全部课程。她不但是教师,还是保育员、后勤、保健医师。每天清晨提前20分钟到岗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开窗通风、整理材料、晨检、手消……这些后勤、保健医师的活她也手到擒来。
因为唱的是“独角戏”,任教两年来,邵莉莉一天假也不敢请。“感到不舒服时,就给自己吃点药。”邵莉莉说,自己还年轻,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自家孩子生病,她顾不上照料;家里有急事,她没时间兼顾。她是17个娃的好老师,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2021年冬天,邵莉莉两岁大的孩子发高烧。孩子奶奶怕给工作中的邵莉莉添麻烦,只能找隔壁的嫂子帮忙找药给孩子吃。直到孩子烧到了39摄氏度,孩子奶奶才给邵莉莉打了一个电话。她却跟婆婆说:“问问孩子爸爸能不能先请假回家,园里还有17个娃娃要照顾,我实在是走不开。”
对学生无微不至的“老姜”
在“青岛教育家”公众号后台,“微感动”故事持续上演。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1级1班学生顾晓菲分享了“老姜”带给她的温暖与感动。顾晓菲言谈中的“老姜”,实际是学校德育副校长姜封祥。
顾晓菲说,从入学到现在,除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出场率最高的就是“老姜”了。“在校园里,不管做课间操还是在食堂吃饭,总能看到‘老姜’背着手或揣着兜环视四处的样子。在食堂吃饭时,他总会过来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问问合不合胃口;运动会上,我比赛完不舒服,他看到后,会嘱咐我慢慢走走,缓一缓;在帮老师录课时,我因紧张忘词,是他给我鼓励的眼神,让我顺利地完成任务……”一些温暖的瞬间,让顾晓菲很是感动。
在顾晓菲印象里,“老姜”的每一次“出场”,每一次讲话,都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刚入学时,自己对一切都很陌生,和同学老师之间交往总会感到十分拘束,唯独‘老姜’接地气的讲话,让人感到尤为亲切。”顾晓菲说。
“他经常向我们强调要‘遵守游戏规则’,要求每个学生守规矩、知方圆,开始觉得很没‘品位’,但细品,却深感其中蕴含着大道理,到现在我更是觉得这句话必不可少。”顾晓菲说,在她看来,“老姜”就像学校的大家长,关注着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用他独一无二的方式关爱每一名同学。
职校老师上课前先反问自己
“我这样上课,学生感受怎么样,会喜欢吗?学生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了吗?”从教13年,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模具专业教师乔慧每次上课前总是习惯性这样问自己。在她看来,讲好每一节课,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
《液压传动》是模具专业一门枯燥的理论课,令很多老师“头疼”。乔慧第一次上这门课时,上课没多久就有几名学生趴在了桌子上。如此情形,让乔慧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反思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因此,她强化了课堂互动设计,如课堂提问展示加减分制度、创新性作业加减法制度等。如此一来,她的课堂上,不仅没有了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现象,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了,课堂成了她和学生共同演绎的完美剧场。
一个只会教书的教师并不是完美的教师。教书之外,乔慧还是很多学生的“老班”。从教13年来,她担任过3个班的班主任。在带班的过程中,她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把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作为自己的育人理念,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曾经,乔慧接手的一个班,班级纪律、宿舍内务等在级部排名均倒数。她就主动走近学生,做充分的调研,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达标标准和奖惩制度。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经过8周的时间,班级多项评分指标就跃升到了级部第一,并一直保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