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然
七月,去了一直想去的厦门。走在白城海滩的时候,和想象的画面一样,一眼望过去,是漫无边际的大海。阳光透过湛蓝的海水,似琉璃般流光溢彩;微风拂动着海面,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沙滩。不同的是,阳光的温热未曾蔓延全身,海水的丝丝凉意倒是由下而上散布开来。
这趟去厦门是时隔五年的旅行,与我所预期的自己不同,以为见到海时会肆意狂奔,或者在海里翻滚,尽管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也不乏这种海滩,但旅途中的海饱含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喜悦,这些情绪却在我赤脚站在水里时莫名其妙地消失。本该有的情绪流露此刻全都自动隐藏起来,心中更多的是平静,似乎我已来过这里无数次,一切本该如此。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当你年轻的时候,是钱更重要还是去远方更重要?”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应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再去旅行会更好,加上现在我还是学生,旅行更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又不想给家里添负担,所以这个问题也是久久困扰着我。然而在这次旅途中,我似乎明白了有些东西只会发生在某个固定时间,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就像读过的一句话“在有限的时光里,连无聊都是限量版的”。
我也问过一位中年人,他对于旅游的态度已经由少年时的期待到如今的淡然。或许在他二十岁的时候,见到高山大川,会将自己的欢喜与震撼自然而然地抒发流露,而现在的他再面对这些时,费尽心思把那些情绪去拼凑回来,却总是感觉差那么一点点。
但仔细想想,这些情绪好像也并没有消失,更像是沉睡在我们身体的某个角落,沉睡在我们灵魂的更深处,在那里又不在那里。只不过,过了少年这个阶段,就不像少年时那种充满无限的精力和好奇,一点就着。
岁月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给予了我们成长和成熟,却拿走了少年时才有的欢喜,那些本该在某个阶段该有的东西在后来的时光里却演变成各种不确定性。正像在年少时朝着无人的旷野开了一枪,几十年后正中眉心般,读懂了“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成了句中人。
所以如果有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立刻去做吧,时间不为谁停留。那些后来以为可以在将来获得的东西过了某个阶段就真的不会再回来了。人生,就是站在未来的自己不停地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告别的是过去的人,喜欢的事,还有想去的远方……
现在同过去相比,是晚了几分,但现在去做,至少不会成为遗憾。只不过是用现在的感受为刻刀,在被时间侵蚀的心上镌刻,若干年后回头再看,一定会无比怀念,感叹岁月的美好,感谢付诸行动的自己。
回青岛的飞机上,一直在听歌望着窗外,云层掠过机翼不断倒退,像是要把我留在过去的时光,更像是一场短暂但热烈的梦,只是我知道这个梦是清晰的,而海真实存在于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