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1:青报读书
新一年的原创文学书,在现实与回想之间看见与描绘——~~~
新一年的原创文学书,在现实与回想之间看见与描绘——
2024年,这些中文写作者值得期待
  《最慢的是活着》   乔叶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秦淮河里的美人鱼》   赵志明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99 读书人
  《四合院的孩子》   何大齐 绘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不间断的人》   双雪涛 著 上海三联书店
  《登春台》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读书便佳》   董桥 著 活字文化/商务印书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诗人米沃什说,由于神秘的时间而获得的距离,不应让事件、风景和人物变为越来越淡的一团影子,相反地,它应该使之显露无遗,使得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日期都意味深长,并作为人类堕落与伟大的永恒标记而持续存在。于是写作者“在想象中重构”他的“看见与描绘”——

  书写的意义即是让值得纪念的事件、风景和人物在重构中永恒留存。2024年,众多曾经熟悉的书写者将与我们分享他们在现实与回想中的“看见与描绘”。

  一月末,率先与暌违十年的读者见面的,是散文大家董桥的读本,包含《文林回想录》《苹果树下》《读书便佳》三卷本,资深媒体人胡洪侠形容“像开往春天的火车,又成行成列、隆隆出站了”,其中,有对昨日文学世界的评述,对从前人事与情味的回想,还有旧式文人趣味与英伦文学掌故的集汇。

  我们还将陆续与以下熟悉的作家相遇:迟子建,关于东北的历史书写《东北故事集》;叶兆言,宣传语为中国版“阿甘正传”的《璩家花园》;阿来,民国故事长篇《寻金记》;格非,叙写大时代中人的命运流转的《登春台》;刘亮程,依傍故乡风土的《大地上的家乡》;乔叶,彰显其写作脉络的小说集《最慢的是活着》……历届茅奖得主组成的2024新书阵列,无疑是本年度原创文学出版中的亮点。此外还有,西西的《石头与桃花》、万玛才旦的《松木的清香》两部重量级遗作,杨照论武侠的《不止江湖》,白先勇讲《红楼梦》的《白先勇细说红楼》,80后新锐双雪涛带有科幻色彩的《不间断的人》,另一位80后魏思孝一贯的乡村书写《土广寸木》,王朔历史小说“起初”系列里的最后一部《起初·鱼甜》,诗人余秀华只有一个不确定书名的小说《我不是你的雨儿》,2023年度雄霸非虚构榜单的《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的小说自选集《打工与游荡》……

  在各出版社推出的首批2024新书中,熟悉的作家们想象中的重构,现实中的讲述,回望历史与经典的省思,面向当下生活和生命个体的观照,对于人类幽微情感的洞察,都呈现于新一年正待来袭的滚烫文字中,尼采说“人生在世,应该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此才不负生命一场”,愿你在2024年的阅读中亦与这诸多美好相遇。

  文人的风雅情致,从来不老不过时

  “是该来重读董桥的时候了。不是青春常驻,永远不老不过时,而是经历了时间之后,很奇特地却和我们阅读此刻始终能不脱节地保持一份亲近性,仍然在对我们说着或有意义或有意思或有启发的话。”杨照如是评价董桥的散文。2024年1月末,由活字文化策划,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林道群选编的一套三卷董桥读本即将面市,一代文人的风雅情致,耄耋之年的人生况味,藏于精致的文字间,文人的风雅情致,从来不老不过时。

  黄子平说,香港文学的精华在散文,而散文的精华在董桥;毛尖说:读董桥,守护春心和开心。他们代表了不同代际的阅读群体,或许恰恰证明了董桥读本的普世价值。董桥作品曾在内地一纸风行,如今均已绝版,2024年活字文化和商务印书馆首获董桥独家授权,才有了这次“如开往春天的火车般成行成列,轰隆隆地出站”。

  三卷读本中,《文林回想录》着笔于对文坛遗芳与文林故交的念想、点评,展开一幅关于中西“昨日世界”的闪耀星图:从胡适、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张爱玲、金庸、余英时、胡金铨,到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伍尔夫、毛姆、海明威……篇目选自董桥晚近新作;《苹果树下》选编了董桥晚年潜心经营的小说“故事”,同学少年、异国佳人,南洋街角、中环风云……都是关于“人生荒村僻乡里”的从前人事与情味;“东平云为善最乐,紫阳曰读书便佳”,这本《读书便佳》,再现与书相关的往事。旧式文人趣味与英伦文学掌故熔于一炉,双语字句交错,节奏跌宕起伏。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离不开幽情和闲适,“尘世喧嚣,一卷在手,字里徘徊”才是佳趣,“岁数大了但求岁月静好,书影遮阴,笔下清凉。”近十年来,他自认逐渐悟得文章命脉,散文写作日臻佳境。

  从茅奖作家新书,进入中国当代文学语境

  在上周落幕的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茅盾文学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站在人生长河的下游》首发,作为曾凭借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2021年《洛城花落》出版后,周大新宣布长篇小说自此封笔。他自言“已步入人生长河下游”,而这部开年新作《站在人生长河的下游》正是他小说封笔之后的首部散文新作,它分为《在右岸:想一些事》《在左岸:见一些人》《在河心洲:读一些书》3辑。其中有对历史人物的判语,对自然山川、人文景致的探究与赞叹,对故乡、故人、往事的温馨回忆,也有对创作经验的辨析,以及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赏析。

  72岁老作家的新作标题中“下游”二字自带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而在他的小说责任编辑付如初看来,人生长河的下游,水量其实更丰沛。周大新所写,是对如今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的年轻人的一种确定的回答,他相信历史和现实乃是互文,而文学拥有重新认识历史的力量,这种相信的力量让我们读到了作家的现实情怀、个人性情和人生境界。在2024年,茅奖作家们正是以同样相信的力量,书写他们的性情与境界,也让我们得以从这些个性抒发中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的语境——

  《大地上的家乡》 作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最新作品,是其散文经典《一个人的村庄》后时隔多年的回归之作。菜籽沟村堆满故事:鸡鸣中醒来日出而作,看树上开会的乌鸦,等一只老鼠老死,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想象开满窗户的山坡,关心粮食和收成,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变老。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而熟视无睹的故事,都是他的生活大事。世界也是一个更大的菜籽沟村。心安即是归处,花开花落,死生忙碌,我们最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东北故事集》 迟子建的全新小说集,收录了作家近年来创作的三部钩沉东北历史的中短篇小说:《喝汤的声音》聚焦海兰泡惨案,叙述出哈喇泊家族三代人在黑龙江边生活的经历;《白釉黑花罐与碑桥》定格北宋皇帝宋徽宗在黑龙江依兰被囚的岁月;《碾压甲骨的车轮》则以晚清罗振玉所藏甲骨的失散切入,主场景是东北重镇旅顺,历史与现实两线并行,时间的纵深感与人物的命运感无缝对接,呈现小说的宽度与厚度。

  《最慢的是活着》 乔叶的最新小说集。包含《最慢的是活着》《叶小灵病史》《给母亲洗澡》《明月梅花》四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从年轻一代女性“我”的角度审视奶奶那一代女性的一生,质疑、理解到超越,小说金句频仍:“我必须在她的根里成长,她必须在我的身体里复现”,“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叶小灵病史》讲述的是叶小灵的“城市梦”,发生在城乡之间鸿沟巨大的上世纪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理想“被实现”后,精神突然落空因而无处安放的故事,与她的茅奖作品《宝水》有着一个参差对照的关系。《给母亲洗澡》讲述的是女儿如何一点一点地洗出母亲的过往,母亲的身体史,其实就是她的生命史。《明月梅花》讲述的是流淌在三代人之间的血脉亲情,奶奶用她掌握的人世经验与智慧,测知着明霞明月姐俩的命运,默默地关照。

  《登春台》 格非暌违四年推出的最新长篇。叙写了19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四个人物的命运流转。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四人,在不同年代里,分别从苏浙皖交界的笤溪村、北京小羊坊村、甘肃云峰镇、天津城汇集到北京春台路67号。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他们的故事轮番上演。书中对人类情感与现代文明的关注,透现出作家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浩渺哲思,彰显了万物互联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

  《寻金记》 阿来的最新长篇,讲述一个发生在四川乡镇上的寻金故事。民国时期,军阀、堂口、匪帮、土司多方势力角力,金矿的开采、保护、抢夺,以及边地开发、金矿管理、川军抗战等历史事件,在小说中展开。小说聚焦川军、匪帮、堂口等多种力量的抗战过程,描写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建立,现代国家与古老部落的较量。

  《璩家花园》 叶兆言的新长篇,一部中国版的“阿甘正传”。以南京城南一家老宅院即璩家花园的两家平民家庭作为叙事主线,从一个封闭的“天井”里看天下。贯穿其自四五十年代至今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平民生活史,呈现大历史中浮沉又坚韧的平民家庭和平民品格。

  亲情与友情、焦虑和痛点,相濡与背叛,生活的苦辣酸辛,璩家花园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千千万万你我身上的故事。

  进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乡村,沉浸式体验“生于忧患”

  距离赵志明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项已过去10年,这位70后作家在2024年推出了他的全新小说集《秦淮河里的美人鱼》,收录了近年全新创作的十篇小说,十个当下故事,十种平凡生活之下的无奈人生,讲述日常之中内心坍塌的瞬间。

  那些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下的暗疾和苦涩:少年成长中暗流涌动的哀愁心事,浮华都市里没有归处的疲惫灵魂,生活夹缝间的孤独叹息,男欢女爱后真假难辨的两两相望……都被作家捕捉到了,而面对人生这场马不停蹄地渔猎之旅,那条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见、象征着美好渴望的“美人鱼”却始终不曾落网……赵志明小说中的人们在倦怠与庸常中挣扎,依然心存对自由的向往。他以文字为锚,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爱欲生死,记录千禧年前后那段混乱又闪光的时光之中被挥霍的爱情和青春,个人梦想和时代记忆的交织。赵志明曾表示,此前几年经历的别离之苦,远甚于过去二十年之和, 以至于期间所写的小说,无不浸透了“爱别离”的无奈和悲恸。他常默念金庸小说中的“偈语”: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无论是作家贾平凹还是韩东,都给予赵志明小说风格专业的褒扬,前者称其语感中西欧的影子浓烈,是文学表达技巧的一个境界,后者则称之无论古典传统、现代主义抑或历史不长的当代写作都能在他那里找到存活的空间,且生机勃发。是一种复合而单纯的创造性写作。

  东北新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双雪涛的新书《不间断的人》也是这位同样具有独特叙事风格的7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七个故事装置,探向古老与未来时间。人心与科技,经历与幻想,现实与虚构,S市与北京,最终在小说中难分彼此,共同成为探索写作可能的精密试验。寻找鸟骨的仿生人、让时空流转的刺客、失去记忆的拳击手、温柔夜色里的孤独酒鬼……人,只是不间断的人类的一环。故事从人们置身其中的日常开始,不断伸展进意想不到的未来世界,探究的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情感、善恶、生存的意义以及世界的本质。在2020年《收获》杂志的首期上找到《不间断的人》一篇,文中的AI以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命名,还引用惠特曼的诗句,将树叶称之为上帝的手帕,也算是一次文学的时空穿越之旅。

  80后山东作家魏思孝的“忧患”在乡村,这也是他一贯的小说题材。在2024新书《土广寸木》,标题即是“村庄”二字的拆解。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是对村庄的全景式描绘,下部则是“老付”和“我”这对母子眼中的村庄一年内发生的大小事务,涉及农事、家族、选举、婚丧等。如一部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扎实细密。魏思孝笔下的农村故事,总是很底层,所以动人,是因为其中隐含着对那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时间是最狡猾的凶手,它谋杀了我们的青春,也谋杀了世间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却始终逍遥法外。”小说《谋杀夏天》,2024年纯文学与类型文学破界第一弹,作者赵小赵作为资深编剧,设置了三起谋杀案,他从造纸厂的防空洞这一小小“遗迹”开始写,写因改制而飞黄腾达者和失魂落魄者,写资本与权力的逻辑对弱者施暴,写机会如何被剥夺、命运如何被篡改,写一个人的生命被合谋而取消。这或许就是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无数难以破译的悬疑。

  他试图用一个隐秘的故事来还原那段燃情岁月,还原曾经炽热的梦想 ——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却如玻璃容器般脆弱不堪。

  关于往昔生活的侧写,重温大时代中平凡人间烟火

  还记得多年前的那本年度好书《平如美棠》吗?对于往昔生活与情感的追忆,曾经打动无数读者。在2024年,“平如美棠”再度归来,将带我们重温1973年至1979年间那段充满艰辛,却亲情环绕的往昔。

  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唯一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这本名为《美棠来信:我们一家人》的新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们的近两百封家书。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在这些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嘘寒问暖,这些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两地分散的艰难时期,同时也是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生活的真实侧写。

  何大齐绘著的《四合院的孩子》则让读者更加直观地重温往昔生活。这本图文并茂的回忆录时间跨度为1945年至1955年,记录了一个小男孩眼中看到和感受到的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情景——从院子的格局到屋内的家具陈设,从屋外院中的花草树木、猫狗鸟虫到衣食住行、年节礼仪,从孩子们的读书习字、娱乐游戏到父辈往来的旧雨新知,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时期生活的样貌。如今这个小男孩已是耄耋老人,他用入情的文字,用富有意趣的图画,重建了一座记忆中的四合院,既是对七十多年前一户平凡北京人家的个体微观,更有对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共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聚焦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人物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媒立方
   第08版:未来教育
   第09版:艺术青岛
   第10版:城市艺术
   第11版:青报读书
   第12版:琴岛
2024年,这些中文写作者值得期待
青岛日报青报读书112024年,这些中文写作者值得期待 2024-01-22 2 2024年0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