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完成42个社区回迁,10万居民圆梦新居;3年完成37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64万户;3年建成110个绿色项目,创建精品道路41条……实施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由之路,自2022年起,青岛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城阳区聚焦低效片区开发、旧城旧村改造、公园城市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等重点攻坚领域,在增强民生福祉的同时,为这片北岸城区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低效片区开发全面起势
近日,记者从城阳区获悉,总投资30亿元的瑞幸咖啡创新生产中心项目主体施工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实现网结构顺利封顶。建成后,该创新生产中心将与瑞幸福建、江苏两大烘焙基地共同形成年产能超10万吨的烘焙供应网络,支撑服务全国超过2万家门店,进一步优化高品质咖啡垂直供应链的整合。
瑞幸咖啡创新生产中心项目是城阳区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的代表之作,盘点城阳区的众多产业项目,不难发现,城市更新工作紧紧围绕着轨道交通、储能、集成电路这三条核心产业链进行,依托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鹏辉能源、物元半导体等大项目引领带动,有效推动了低效片区的转型升级。
在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丹阳铁龙项目、费斯托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园项目进一步强化了轨道交通产业优势和服务配套;在白沙河片区落地的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项目,着力打造以高端研发智造为特色的“双高”产业园;在丹山工业园片区,2024年4月开工的中电科机器人产业园,将打造集研发办公、创新孵化、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特色产业集群和智能制造产业样板区。
围绕重点低效片区发展定位及产业规划,城阳区成立了多个重大项目推进专班,深挖“链主”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市场占有率高、复合增长率高、研发投入占比高、核心科技为代表的“三高一核”项目向低效片区集聚。据统计,2022年以来,城阳区市级重点低效片区内落地开工过亿元项目35个。
城市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2024年年底,城阳区河套街道上疃安置区回迁抓阄分房仪式成功举行,770余户居民喜迎新居,这也是全区今年最后一个启动回迁社区。“选中了心仪的户型和楼层,很激动。”“马上就是元旦,对于我们上疃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居民王女士难掩激动的心情,在她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上,城市更新增进民生福祉的宏观目标,有了具象化的表达。至此,城阳区2024年安置区回迁圆满收官,共实现15个社区回迁,全力护航居民回迁的“最美回家路”。社区回迁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实施以来,青岛市城阳区已累计完成回迁社区42个,超10万居民喜迁新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倍增。
为居民打造幸福新居的同时,城阳区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经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的改造,记者看到长安华福园小区面貌已焕然一新:房屋外立面穿上了“新衣”,沥青路面干净宽敞,停车位错落有致……此次长安华福园小区改造内容主要有17项,其中改造基础类10项,完善类6项,提升类1项。可以说,整个改造过程层层递进,通过绿化整治等基础类项目、停车设施等完善类项目以及智慧社区提升,这座老旧小区将迎来从内到外的全面升级。
2024年7月,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观摩会在城阳区举办。青岛市城阳区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前3个月完工,是全市首个100%完工的区市。2022年以来,城阳区共完成顺德居、渤海湾花园等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1.64万户。
城阳区着力推进省级公园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北方公园城市示范区样板。2022年以来,共实施白云山公园、丹山公园等公园城市项目119个,岸线生态绿道(白沙湾段)、驼船山公园等60余处公园、绿地对市民开放。
更加美好、宜居、可持续
不久前,青岛市城阳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城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城阳区将在推动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坚持民生为大,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让市民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根据计划,今年城阳区将按照“五脉五心”总体思路,加快建设白沙河片区,全力打造赵村港东首开区,加快实施白沙河整治提升,积极谋划教育医疗配套,有序推进特色文化街区、体育综合体、文博馆群等项目建设,扮新扮靓白沙河“金腰带”。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扬尘问题治理机制,力争PM10浓度达到历年最优。加快推进25个旧村改造,力争完成10个社区回迁,逐步完善道路、污水、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扩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城市管理10项重点问题攻坚,巩固“秋风行动”违建治理、占路经营整治成效,持续开展交通拥堵、市容环境、物业服务等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青岛市城阳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公示。《规划》从全区层面通盘谋划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城市结构重塑、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活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承载力升级、生态环境修复”具体任务,提出城市更新策略,将构建“一脊、一脉、两轴、一廊”的发展格局,搭建城市更新规划实施路径,创新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实现“中央活力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
《规划》的出台,为城阳区更长时期的城市更新工作擘画了蓝图。未来,城市有机更新将呈现多元化、可持续、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具有谋划建设尺度更大、参与主体更加多元、业态更加丰富、更新项目更具可持续性的特点。城阳区也将紧紧围绕《规划》,通过各方协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宜居、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