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莱西市聚焦空心村、村级资源闲置、发展后劲不足、人才缺乏等发展“硬疙瘩”,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首创“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路径,赋予了“莱西经验”新时代内涵。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孙澳丽 魏康
1 深化三资融合
激活共富动能
在莱西市河头店镇洙河新村的共富产业园,刚结束一季草莓西红柿收获销售的农户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季草莓西红柿植株的紧张栽植工作中。据洙河新村党委书记姜龙介绍,河头店镇于2022年开始试点建立镇村两级共富公司,依托共富公司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占地100亩的共富产业园上一季生产草莓西红柿200万斤,销售收入达14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蔬菜大棚100余个,人均年收益5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0余人。
“以往草莓西红柿种植比较分散,不光品质无法保证,价格也卖不上去。”种植户左海谔告诉记者,自从新村成立了共富公司,共富公司定期对种植户进行培训,还帮忙对接青岛各级蔬菜市场及周边超市解决销量问题。现在,种植户不光不愁卖,每斤草莓西红柿的价格还比之前高了2元。良好的市场前景,让这一柿子新品种,成为当地乡亲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针对村庄资源闲置分散、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村民增收困难、村内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莱西市在青岛市率先开展党建统领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清查回收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规范问题合同、清缴陈欠、开展集体资产融合,通过多村联建、强村独资、村企合作等方式全方位整合资金资源,探索多元化共富公司发展模式,真正变资源为资本,推动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实现村庄、村民抱团发展,让村村能入股、能受益。
2 拓宽市场空间
增强共富后劲
“辛庄新村利用闲置平塘145亩,发展小龙虾、食用鱼养殖为主的河塘经济,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莱西市院上镇党委组织委员马宇说,为加快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步伐,镇党委在10个新村分别成立了10个功能要素健全、互有差异的共富公司,加快发展土地流转类、公共服务类、基础建设类、产业发展类等各具特色的增收路径。
院上镇党委紧抓“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这一主线,依托联合社成立了镇级共富公司,与青岛丛林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一起成立镇人力资源公司,打造成全镇首个本土规上服务业企业;与北大荒合作,流转土地3325亩,预计年底流转过万亩,集体增收200万元;将岘沽新村280亩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七岌新村360亩的七岌新村克瑞森葡萄产业园与九顶庄园等联合打造精品文旅路线,形成了元素丰富的新六产发展格局。
为推动公司经营紧跟时代发展热潮,莱西市深化“组织的力量+市场的手段”,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采取“战区制”打法,将12个镇街划分为3大战区,每个市级共富公司负责一个区域,可以通过注资参股的形式,充分赋能镇村共富公司。对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项目,管理权可由社会资本负责,监管权由村集体负责,双方按出资比例分红。同时通过将公共财政投入小型工程向公司倾斜、将共富公司纳入农业信贷担保支持体系、适当吸纳社会资本等扶持手段,切实把共富公司建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3 巩固利益联结
擦亮共富成色
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与资源禀赋,莱西市指导各镇街成立联合社党支部和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村党委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在自然村选设党员中心户,构建了“镇党委-联合社党支部-合作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体系,将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家合作社、每一个农户。
“四级”组织积极发挥纽带连接作用,通过镇平台公司、联合社、新村共富公司、市场运营团队四方联动参股,依托联合社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平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到经营主体,帮助2000余名老农户变新股民。
为保持共富公司强村富民的经济属性,莱西市坚持“内控+外管”共同发力,印发了《共富公司规范管理指导标准(试行)》,制定了《共富公司运行管理“十严禁”》,建立了共富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引导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入股共富公司,完善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把就业岗位和项目增值收益更多留给村集体和村民。
4 党建统领监管
筑牢共富根基
“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村级共富公司运营监管中心,全面统筹共富公司管理、运营。”据莱西市姜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宋晓东介绍,姜山镇出台了全省首个村级共富公司管理办法,确定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完成共富公司职业经理人、职业公司会计配备;运营方面,姜山镇开展对外招商、精准匹配,为三都河新村导入400亩冬季南瓜种植项目,为保驾山新村导入千亩南方旱稻种植、4000亩小龙虾大闸蟹养殖、小龙虾大闸蟹集散中心等项目。
为坚守基因红色、权属集体的政治属性,莱西市在共富公司章程中明确,公司由新村党委领导,法人代表、董事长由新村党委书记、新村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全部为新村“两委”成员,法人代表、董事长随新村党委书记、新村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人员变动而变动,确保公司姓“党”的底色不改变。目前,由党组织主导成立、国有(集体)资本控股,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生产经营的村级共富公司达102家。
“公司运行情况每年向新村党委进行专题汇报,并接受新村党员议事代表的评议。”莱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桂晓峰表示,目前,全市已制发《关于深入推进共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农业公司+村集体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共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构建起“1(市)十12(乡镇、街道)十N(新村)”共同主导的三级联动共富推进体系,确保公司事项始终由新村党委把关,始终在党建统领下运行。
莱西市已成功搭建起“共富公司+村党组织+村集体+村民”发展共同体,以党建大联合推动产业大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800余万元、农户增收2万余元,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基层党建亮点汇案例,获评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广大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