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3:奋斗者 正青春
■“平凡之路”上的非凡人生·系列报道~~~平日里是“拼命三娘”的孙晓兰,工作之余是团建高手
■“平凡之路”上的非凡人生·系列报道
新时代的劳模 不一样的精彩
平日里是“拼命三娘”的孙晓兰,工作之余是团建高手
孙晓兰游览八大关留影。
孙晓兰和同事正在对变电站进行巡视。
2021年春节,变电运维三班成员主动留青过年,孙晓兰组织聚会。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南区变电集控站站长孙晓兰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劳模。今年五一劳动节,孙晓兰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得知自己被评为省级劳模,孙晓兰起初还有些无法适应这个新角色。在她的印象中,劳模是上学时语文课本上的“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改变了大山女孩命运的张桂梅。在这个看起来还充满学生气的女孩心中,自己不过是国家电网这个超级系统里的一个“螺丝钉”,她甚至没好意思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与男朋友分享。

  然而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孙晓兰获得劳模称号却是实至名归。她的领导、变电运维中心党支部书记马骏说:“晓兰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变电运维三班成员朱枫说:“兰姐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拥有研究生学历却甘愿坚守一线近十年,守护青岛城区核心区域49座变电站从未出差错,代表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参与全国大赛屡屡摘金,拼尽全力工作也用心享受生活,孙晓兰用她的亲身经历演绎了新时代劳模的故事。

  敢拼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

  敢打敢拼永远是劳模精神最核心的底色。当前,我国电网系统正处在向智能电网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条前任从未走过的道路上,只有敢拼才能蹚出一条大道。

  对于孙晓兰而言,“拼”已经成为一种人生习惯。2015年,入职没多久的孙晓兰听说省公司要组织“金种子”新员工技能竞赛,便立马向公司递交了“请战书”。她顶着酷暑苦练三个月,在最后的决赛赛场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将当年的“金种子”新员工技能竞赛第一名收入囊中。这次夺冠让孙晓兰名声大噪,纤弱清秀的外形与赛场爆发的巨大能量形成的“反差萌”,更让孙晓兰在同事间成功“出圈”,成为当年乃至后续多年,每名新入职员工心中的“偶像”。因为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孙晓兰被破格授予技师称号。

  “晓兰太拼了。”提起自己的得力干将,马骏赞不绝口。任何事情只要交到孙晓兰手中,她一定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印象最深的一次,马骏带着孙晓兰到北京参加比赛,那次活动由孙晓兰负责代表团队上台汇报。在从青岛开往北京的高铁上,其他同事都借着车上的时间补觉,只有孙晓兰在行车的四个多小时里,一直在背诵汇报的演讲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次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比赛现场,孙晓兰把团队的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并获得了金奖。

  因为拼尽全力,在每一次代表青岛供电公司的征战中,孙晓兰和伙伴们都能成功摘金。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都是孙晓兰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完成的。

  谈及自己为何在工作中这么拼,孙晓兰的答案令人动容:“因为我害怕自己眼里的100分只是别人眼中的60分。”孙晓兰坦言,自己算不上特别聪明的人,别人学一遍就会的东西,自己要学两三遍,也正是明白自己的弱点,因此孙晓兰愿意花更多时间对待每一件事。也因为怀着一份这样的信念,无论面对本职工作,还是各类竞赛,孙晓兰都全力以赴。

  妈妈是对孙晓兰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孙晓兰的妈妈在当地经营着一些小本生意,供养姐弟三人读书。在孙晓兰的印象中,妈妈永远早出晚归,认真对待每一笔生意,这股拼劲也感染了孙晓兰,让她从童年时代起,就对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全力以赴。

  善战

  不仅能干而且会干

  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所倡导的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在不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要素,电力系统同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电网系统的转型升级,孙晓兰已经不需要像前辈们那样整日驻守在市区各个变电站。因为在这些变电站里,已经安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孙晓兰和她的同事们只需坐在中控室里,就能掌握各变电站的情况。

  高度智能化的设备也给孙晓兰带来了新的挑战。她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设备的使用方案,才能当好设备的主人。这时,大学时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派上了用场。

  刚到基层一线,她迅速将辖区内变电站的情况,各条线路的走向都摸得明明白白,并且在自己脑海里建立了一个地图。这也是方便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在脑海里对问题有大致判断。为了建立这个地图,孙晓兰进行了大量学习,光学习笔记就有十几本。有了前期大量的积累,孙晓兰在工作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2019年,走上班长岗位的孙晓兰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她要完成从一线工人到管理者的转变。对于性格腼腆的孙晓兰来说,这并不容易。刚开始时,她依然习惯于什么事情自己都冲在最前面,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但后来慢慢发现,每天变得更忙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孙晓兰意识到,作为班长,应该发挥好班长的作用,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她也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相应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所长。慢慢地,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孙晓兰也逐渐适应了班长的角色。

  在孙晓兰的营造下,如今,变电运维三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海星文化”,其中的“海星讲堂”让班组每个成员向其他同事分享技术诀窍、分享业务经验、分享工作心得,成为团队建设的有力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孙晓兰主动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方式,尝试将业务的量化积分考核和党建的量化积分考核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党建引领”考评体系。在三班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以“党建引领力+业务推动力”为坐标轴的二维考评体系,在班组内初步形成了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的氛围,让党建统领成为班组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的坚实基础。

  开朗

  全力工作也热爱生活

  工作中的孙晓兰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娘”,可以为了一个项目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生活中的孙晓兰是个开朗可爱的“小女生”。

  孙晓兰笑称,没有工作的时候,自己最大的爱好是在家里“躺平”,也会追追喜欢的电视剧,也会尝试做做新学的菜品。繁忙的工作让孙晓兰更加意识到享受生活的可贵,适当的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作为班长的孙晓兰同样不赞成过度加班。她总是鼓励大家在工作时间把分内工作完成,下班后应该尽情享受生活。

  每当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孙晓兰都会组织班组成员聚会,有时还去郊外烧烤。每逢聚餐的时刻,孙晓兰总是那个抢着买单的人。班组成员朱枫说:“每次聚会买单,我们没人能抢得过兰姐。”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阔步前行,劳模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制造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要能干巧干,孙晓兰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可以达到新高度,更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演绎了劳模精神的全新内涵。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李沛 通讯员 臧阳 张经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3版:奋斗者 正青春
   第A04版:城市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5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权威发布
   第A09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10版:警戒线
   第A11版:新企点
   第A12版:博览
新时代的劳模 不一样的精彩
青岛晚报奋斗者 正青春A03新时代的劳模 不一样的精彩 2023-07-04 2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