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1:特3
服务企业典型做法
  ■青岛海关精心打造“关企面对面”品牌。
  ■青岛两级法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联合四部门启动“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
  ■市纪委监委举办“护航行动,亲清茶座”座谈会。
  ■市税务局深入一线了解企业需求。
  ■市委政法委举办“金智谷”平台建设推进会。

  青岛海关:

  打造“关企面对面”服务品牌

  青岛海关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聚焦助力山东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创新开展“关企面对面”活动,构建“企业点题、海关答题、推动落实、评价效果”的关企沟通闭合链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

  面对面倾听企业呼声

  建立高规格统筹协调机制,关领导带头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了解行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邀请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活动,并按企业类型分专题组织“关企面对面”活动。建立关领导轮流主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列席旁听,现场收集解答企业诉求,召开5次青岛地区“关企面对面”活动,为79家龙头重点企业解决78个问题。

  建立“台账督办、联合研判、问题清零、会后回访”机制,会后组织召开督办会,建立问题台账,对企业所提问题跟踪督办、挂账销号,并逐一跟踪回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活动开展以来,企业所提问题的辣度、广度、深度、难度不断增大,从最初以咨询海关政策为主,到后来直指业务办理环节多、时效长、流程不透明等“辣眼睛”问题,各部门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主办部门落实首问负责制,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研判,对问题负责到底。

  构建问题解决闭环链条

  解决问题突出“实”,将企业问题诉求分成三类,明确每一类问题的解决时限和标准,对有明确政策规定的,释法明理,让企业知其文、晓其义。对企业诉求属直属海关事权的,3个工作日必答,疑难问题不超过10个工作日;对直属海关事权外的,5个工作日内报署并持续跟踪;对超出政策规定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研判,“一企一策”方式量身定制监管模式。

  落实效果突出“真”,各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将会上答复的问题固化形成工作机制,从企业提出的“一个问题”带动解决关区层面“一类问题”,使更多企业受益,已修订企业认证、食品安全监督等规章制度18个。

  上下联动突出“合”,实行关长“包联制”,11名党委班子成员对口联系关区33家重点企业,推进“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关区上下同步行动,开通关长信箱、关长接待日,设立咨询窗口、公布热线电话,倡导企业遇到难题第一时间与海关对接,真正实现沟通“零障碍”、联系“直通车”。

  截至目前,关区各层级海关共组织开展42次“关企面对面”活动,协调解决471家重点企业提出的400个问题,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青岛中院:

  发挥“优商·崇信”党建品牌效应

  青岛中院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商事案件的同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深入开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

  与企业家联合会、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开办七期《法律大讲堂》活动,宣传讲座30多余次,受众达数万人。今年6月,举办《公司治理疑难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四场法律知识讲座,授课法官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解预防问题发生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引导企业诚信经营、防范风险

  发布《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风险提示白皮书》《公司类纠纷审判白皮书》《青岛破产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加强风险提示、举证指导、法律释明等,引导民营和中小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发挥司法裁判示范指引作用,助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今年上半年,发布《青岛法院合同类纠纷审判白皮书(2020年-2022年)》及十大典型案例,截取2020年度至2022年度对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合同类纠纷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建议,发挥司法在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指引作用。

  提高审判质效、延伸司法服务

  树立谦抑、审慎、善意理念,依法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财产权。依托中院公众号开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微课堂》及《公司法微课堂》专题,以案释法,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和途径。重视司法建议工作,不断提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效能,2023年上半年,民二庭就审理的一起拍卖合同纠纷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向山东省拍卖行业协会发送《司法建议函》,通过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指引作用,促使从源头上减少纠纷。

  青岛中院将支持配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发挥民二庭“优商·崇信”党建工作品牌效应,坚持党建统领作用,以“党建共建+法治护航”共筑青岛特色普法阵地,创新普法实践,营造平等保护良好氛围,优化企业法治环境,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

  金融活水润泽中小微企业

  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联合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民营经济局等4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青岛市“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督促辖区金融机构根据重点走访对象实际情况,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了解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做好需求对接和融资安排工作,不断提升各重点领域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全面梳理企业名单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名单共享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合理精准划定创新型、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外贸等七大领域重点走访对象名单。目前已归集企业名单10015户,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68户,“瞪羚”企业341户,“雏鹰”企业78户。开展中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注重挖掘“无贷户”需求,共挖掘228户中小企业“首贷户”,首次贷款金额20.88亿元。

  做好科创信贷支持

  运用企业科技研发、专利创新、知识产权等信息,结合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投保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加强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关键技术研发。辖区银行机构累计对接创新型企业4096户,获贷企业1024户,发放贷款87.31亿元。

  推动金融强链稳链

  依托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利用核心企业信息资源与青岛“信易贷”平台归集的涉企信用信息,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相关数据信息与机构内部金融数据有机结合,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辖区银行机构累计对接中小企业1027户,发放贷款99.65亿元,获贷企业385户。

  强化外贸金融服务

  为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资金管理、跨境投融资等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适用“保易赔”等绿色通道机制,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功能。辖区银行机构已对接730户中小微外贸企业,发放贷款23.14亿元,获贷户数210户;辖区出口信保公司共为1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保险保障金额6620万美元。

  市纪委监委:

  打造“护航行动”4.0版

  市纪委监委在深化拓展前三年“护航行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护航营商环境,打造亲清岛城——纪委监委在行动”为主题,全力打造“护航行动”4.0版本,以高质量监督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行动”经验做法被市委改革办专刊报道并报省委改革办和中央改革办。

  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建立“直通车”机制,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商(协)会时间、亲清茶座等沟通平台,推动解决食品经营许可“僵尸证”影响新业户开业等313个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常态化”察访,集中开展“办不成,我来帮”“我当一日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活动,推动解决77个问题。“全方位”受理举报,用好纪检监察网上举报系统等平台广泛收集问题线索。

  当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突击队”

  开展“护航进项目、监督在一线”专项行动,在全市640个重点项目现场张贴监督举报公告牌,发现并解决115个制约项目落地问题。开展重点领域专项巡察,发现并移交21项立行立改事项、224个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选取惠企政策落实、招投标管理等38个重点问题以点带面开展专项治理,优化28项体制机制,解决信用修复无法“网上办”等104个问题。

  当好企业合法利益的“守护者”

  严肃执纪查处,对破坏亲清政商关系、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坚持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强化警示震慑,选取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以通报曝光、编发案例汇编、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在全市集中开展警示教育。稳妥审慎处置,在审查调查中坚持严控涉企案件办理时限,严把涉企案件调查取证范围,慎用限制人身权、财产权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当好优良发展环境的“推动者”

  持续深化“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健全“快速响应、共同会商、即时办理、工作共推”机制。协助出台《关于强化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配套制定《关于建立“吹哨人”制度推动协同监督走深走实的实施意见》。

  市税务局:

  为民营经济贡献“税动力”

  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广大民营企业所盼、所思、所想,出台33条“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举措,持续在政策落实、税费服务和纾困解难上下功夫,为青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贡献“税动力”。

  加力加劲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锚定“应享尽享”,跑出政策落实“加速度”,今年上半年累计为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3.67亿元。聚力“政策找人”,提高精准推送“触及度”,建立税费政策精准推送“三张清单”,已累计推送72批次,惠及纳税人925.72万户次。打造“红利账单”,提高政策享受“获得感”,精准推送24.7万份“红利账单”,帮助纳税人缴费人算清算细红利账。

  高质高效优化办税缴费服务

  紧抓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征纳互动“办问协同”,实现征纳互动由服务数电票向服务全量税费业务扩展,由解答问题向解决问题提升,初步打造形成辅导办理一体化、流转处理扁平化、税费服务场景化的“线上办税服务厅”,压缩46个办税服务厅窗口,进厅办税人数减少21%,平均等候时间压缩16%。数据赋能加力,在全国率先上线出口退(免)税“免填报”服务平台,拓展数字人民币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建立税务逾期未申报行政处罚智能控制机制。深化税收共治,在青岛自贸片区创新建立法拍财产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建成全国首个法税联动协作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房地产交易电子发票自动代开系统、税金同缴系统,共同推进不动产登记缴税“一窗、一次、一网”改革,建立涉民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办理新机制。

  用心用情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开展“优化涉税诉求办理专项提升行动”,打造“青税诉(速)办”品牌,在全国首创“‘税直达’蓝色合伙人”护企远航行动。与商协会及民企代表座谈交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深化创新银税互动,使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以信用缓解守信企业的融资压力,在全国首创“绿税贷”绿色融资新模式,为享受绿色税费相关政策且纳税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引导资金流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领域。

  市委政法委:

  奏响安商惠企“交响曲”

  市委政法委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是本职、服务发展是天职”的理念,聚焦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现实需求,努力打造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擦亮营商宜商“法治底色”

  压实责任“定策”,全市政法系统协调联动、综合施策,将法院、检察、公安等17家单位统一纳入市委政法委员会,发起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印发实施《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激发全市政法系统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突出一线“解忧”,压实政法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政法干警包联企业制度,让企业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加强整改“问效”,对发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以及“民告官”案件及时介入、预先化解,全市信访涉法涉诉案件化解率超过90%,执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察建议44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保持100%。

  打造服务发展“过硬品牌”

  打造上合“法智谷”品牌,引进国内知名律所、翻译、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60余家,建立全国首家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共享平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法务中心。打造自贸“法律会客厅”品牌,搭建以“三庭一站四中心一基地”为主体的360度法律服务体系,启动全国海事法院首个自贸区审判区,形成“海事扣押船舶智慧监管模式”等创新案例,探索的多元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等在全省复制推广。打造“法惠企航”品牌,市级可承诺证明事项扩容至643项,全市行政执法单位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3300余件,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时间提速20%。打造“青知”品牌,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对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6市知识产权案件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形成胶东半岛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格局,新设双莱巡回审判工作站。

  优化安商惠企“发展环境”

  塑造涉企平安环境,检察机关严惩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345件,严惩破坏金融秩序犯罪87件,破获经济案件232起,为企业挽回避免损失7.9亿元,建立警企联合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建设全省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战略支撑中心,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58起。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制定《关于建立应对职业索赔职业举报协调机制指导意见》,将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朋友圈”扩容至23家单位,规范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调查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版
   第08版:青报公益
   第09版:特1
   第10版:特2
   第11版:特3
   第12版:特4
   第13版:特5
   第14版:特6
   第15版:特7
   第16版:特8
   第17版:特9
   第18版:特10
   第19版:特11
   第20版:特12
服务企业典型做法
青岛日报特311服务企业典型做法 2023-11-07 2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