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0:特2
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

  改革创新的企业家之城

  回顾青岛的改革开放历史,有两个关键词无法绕开:企业与企业家。

  海尔、海信、青啤等与城市经济体量和地位相匹配的龙头企业顶天立地,数量庞大的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雏鹰等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它们在这块沃土上各显神通,共同为青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瑞敏、周厚健等一批卓越企业家以强烈家国情怀、敏锐市场意识、国际化战略眼光,担当起城市产业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奋进者角色,不断把产业链做长做大,改变着城市的产业版图。

  作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之城,企业家的创业是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许多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他们创出的企业和品牌享誉全球。

  创业21年,张建华用“苦干实干”的精神书写出商界传奇,带领新华锦集团不断突破,完成了从单一外贸企业向大型综合性企业的成长蜕变,加快构建起国际贸易、医养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新格局。

  10年前,很少有人想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销售中的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也很少有人预测到,充电桩会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万亿规模的大产业。因为洞见到这个并不遥远的未来,于德翔创办了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最强充电网运营商。

  在两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之下,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蕴蓝用了18年,将一家有3000多名员工的传统服装制造厂改造成个性化定制企业,探索形成以“C2M产业互联网+AI科技”为核心的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

  更多小而美的创业故事正在发生,塑造出拼搏奋斗、砥砺前行的青岛企业家群像。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20年来专注农业一件事,从一颗结球生菜开始,用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化农业,打造中国标准化果蔬种植与供应的知名品牌。身为海归博士后的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潘强,死磕噬菌体新药研发,将技术梦想融合产业情怀,为养殖业提供新型替代抗生素解决方案。接近50岁时才开始创业的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胜军,布局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从采购供应链延展到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

  他们有的脱胎于传统优势产业,有的是新兴产业的业界翘楚,有的是闯出新高度的“创二代”,虽然所处领域各不相同,但都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他们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在诚信经营、创业就业、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作为。他们在更加积极走向世界的同时,努力塑造中国企业良好国际形象、讲好中国企业故事,成为文明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营商环境的口碑之城

  青岛是一座成就企业和企业家的城市,崇尚创新创业创造早已深深刻在基因里,在企业家群体中形成了有口皆碑的城市形象。

  今年,青岛部署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围绕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青岛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加力发展——既有制度性安排,又有阶段性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扶持政策,又有特定领域的精准服务。具体而言,青岛不仅致力于提供更公平、更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也直面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订单难、创新难等具体问题,研究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打法。

  比如,在全国率先推出民营经济创意会,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等领域成就企业的创意;升级完善“青岛政策通”平台,使政策兑现更公开、透明、便利,被形象地称为“政策超市”;聚焦氢能储能、人工智能等产业链,举办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会,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连续9年举办“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发掘新锐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出全国领先的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鼓励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用好融资担保、政策性转贷、融资租赁、区域性股权融资等政策工具,不断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产业链”党建,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企党建新路径……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转型升级等原因,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市场需求疲软、营业成本高企等问题。

  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青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彰显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坚定他们扎根青岛发展的信心,让民营企业能投、敢投、愿投。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例,在局党组会议上创新设立“民企时间”议题,迄今已举办了21期,邀请民营企业家谈企业发展历程、谈行业发展态势、谈工作意见建议。这项工作创新注重实效,及时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保就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家的口碑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青岛综合得分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青岛位列全国第九、北方城市第一。参与调查打分的是民营企业家,充分体现出他们对青岛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增强。

  干事创业的向往之城

  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产业政策,创投风投的磁吸效应,甚至考虑到高层次人才的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需求……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让青岛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向往之城。

  “青岛打造了全国领先的虚拟现实产业园区,厚植创新土壤,构建良好生态,我们希望抓住在青岛发展的机会。”刚把总部落户崂山区的大朋VR创始人兼CEO陈朝阳高度称赞青岛的营商环境。

  从办理公司迁移手续到正式落户总部,陈朝阳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而且没有派一个人过来,全部在线上完成。接踵而至的还有办公场地装修、租金优惠、人才安家、股权投资等优惠政策——这样的效率被他称作“崂山速度”。同样,陈朝阳也把事业的重心放在了青岛,快速开展VR相关业务,以技术迭代和应用演进带动青岛虚拟现实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有这样体会的企业家不止陈朝阳一人。

  因为一场“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与青岛结缘,在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的牵线搭桥下,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选择在青岛进行高精密谐波减速器产业化落地,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谐波减速器生产线的搭建、调试和达产。

  在青岛产业环境吸引下,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张浩把总部和生产基地放在青岛,不仅与本地近百家上游企业合作,还引来中自新能源(青岛)有限公司等供应链企业。

  辞去德国上市公司首席科学家职位的冀然创立了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熬过了多年的产业沉寂,占据国内纳米压印超过90%的市场份额,获得中芯聚源、华为哈勃、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青睐。天仁微纳把冷板凳坐热的背后既有勇于探索、保持专注的企业家精神,也是青岛对于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物种的耐心与支持。“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帮助,我们的生产环境很难让前来考察的客户安心,可能订单也拿不到。”冀然说。

  “选择回青岛创业,原因很简单,青岛不仅给足了优惠政策,更能够成全企业的创意创新。”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的张涛放弃了南下珠三角城市创业的打算,成立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凭借全干法物理破碎分选工艺等独特技术实现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在2021年青岛第二季民营经济创意会上,张涛发布了退役锂离子电池低碳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在城阳区落地,达产后将满足青岛退役动力电池环保处理需求。

  亲身感受到青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还有青岛浩瀚全材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锋。在考察了外省多地后,他最终回到青岛创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率先实现4英寸锑化镓晶圆国产化,并开发出砷化镓、磷化铟、砷化铟等新产品,“青岛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很大支持,特别是胶州市提供了高标准厂房和房租减免政策。”

  为企业和企业家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激活了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重塑了一个城市的产业版图。

  民营经济的示范之城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许多城市都把争创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作为努力方向,而青岛已经先行一步。

  把时针拨回到2021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青岛与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8个城市一同入选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城市。从区域分布上看,绝大部分创建城市都位于南方,青岛是唯一入选的北方城市。

  此外,青岛14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获全国推广,其中就包括设立企业家专属节日、成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专责政府机构等,显示出国家层面对地方设立企业家专属节日的高度认可。

  数据显示,青岛民营经济呈现“六七八九”的格局——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进出口,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和企业数量。

  今年1-9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208.3万户,同比增长4.6%,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4%;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2014户,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实有民营企业76.9万户,同比增长5.3%,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5.6%。全市民间投资增长5.5%,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4697.1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0.8%。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26.8万人,同比增长4.1%,占全市城镇新吸纳就业的84%,新吸纳就业占比稳定在八成以上。

  青岛民营企业实力也稳步提升,形成了强大的“专精特新”后备库,推动企业由“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越来越多企业家放开手脚大胆去闯。截至目前,青岛累计培育1651家创新性中小企业、 673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雏鹰企业、344家省瞪羚企业,现有14家独角兽企业。

  在2023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青岛共有16家企业入选,数量较上年增加1家,再创历史新高。在2023年青岛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营收超百亿元的达到30家,比上年增加8家。在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青岛12名企业家入选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数量居全省第一。

  如此表现,打破了北方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刻板印象。

  青岛是无可争议的民营经济大市,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之城。面向未来,青岛正以更高站位、更高目标、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来厚植民营经济新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系统半年工作会议提出,青岛将从提信心增动能、培企业育主体、优产业强集群、保要素强赋能、优环境强保障五个方面聚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力挺企业和企业家,青岛一直在努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调查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版
   第08版:青报公益
   第09版:特1
   第10版:特2
   第11版:特3
   第12版:特4
   第13版:特5
   第14版:特6
   第15版:特7
   第16版:特8
   第17版:特9
   第18版:特10
   第19版:特11
   第20版:特12
“民企时间”:“走新”更“走心”
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
青岛日报特210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 2023-11-07 2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