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家住城阳区的李先生,妻子身患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大女儿16岁读高中,小儿子8岁小学在读,全家靠李先生一人打工养家。了解到李先生的情况后,街道工作人员告诉他,家庭因医疗费用支出过大有困难可能符合多项救助政策,并现场教他用“爱山东”App办理了“社会救助一件事”申请。很快,李先生家庭就享受到低保、医疗、教育等多项救助政策。
“以往,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跑多个部门去申请不同救助事项,常常会因为不了解政策造成需救助人员的政策漏享。”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帅表示,为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在“人找政策”中出现的不便捷、不充分问题,2021年,市民政局和市大数据局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残联等12个部门,以山东社会救助数字平台为基础,搭建了青岛市社会救助一件事信息化平台,将分散的28项救助事项集成为“社会救助一件事”,实现社会救助的分层、分类、协同,推动实现救助服务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从“依申请”向“主动服务”转变,群众申请更加便捷,政府救助更加精准,部门协同更加高效。
“‘社会救助一件事’,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将分散在多个救助职能部门的‘单个社会救助事项’集成为群众视角的‘社会救助一件事’,变‘多门申请’为‘一门受理’,困难群众既可通过窗口申请各类社会救助,也可通过‘爱山东’App等手段线上提报,让申请救助更加便捷。”张帅介绍,救助申请受理后,根据市民的困难原因、困难类型、困难程度,转办分办到人社、医保等相应部门实施救助,实现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截至目前,平台已通过系统受理、转办3.6万件次,共实施救助3.1万人次。
“该信息化平台的打造,不仅让救助政策待遇享受变得更便捷,同时,通过部门数据共享,系统自动提取比对、智能研判,为困难群众提供合理化救助建议,有效避免错救、重救,让获得救助更加精准。”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认申请人是否具备救助的条件和资格, 平台整合了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了民政与公安、人社、市场监管等19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并在全省率先与人民银行达成协议,建立金融比对专线,核查数据扩大到40个项目分类,同时,通过省、部核对平台,实现了全国跨区域核对。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核对业务23.8万人次,出具核对报告13.97万份,共检出疑似异常报告3.1万份,异常率约为22.03%。
依托此平台的数据联动,民政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完成对困难群众的身份认定,根据不同的“身份”,实现分层分类精细化救助。以民政9类困难群众数据为基础,市民政局的信息平台汇聚了教育、人社等12个部门的28项业务、48类救助相关数据,形成1300万人次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并在这个数据库和核对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家庭收入、支出、人口变化、就医等58项监测指标在内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一旦有监测指标异常变动,系统就会自动提示,相关部门跟进救助,从而实现应救尽救,真正实现救助信息资源共享,部门协同更加高效。截至目前,已经动态监测11700人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驱动智慧民政数字化转型。”市民政局局长车景华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推动服务创新,积极落实数字城市建设要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