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3:优品
~~~李沧区创新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 推动行业项目提质升级
好品有“李”匠心满“沧”
李沧区创新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 推动行业项目提质升级
李沧区世博园啤酒狂欢嘉年华。通讯员 张鹰 摄
李沧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燃气器具专项检查。 李沧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质量”是一个区域活力涌动的源泉,是品牌培育的生命之所系,滋养着创新创造的动力,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动能。目前,青岛市李沧区所辖企业新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28张,同比增长64%;李沧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并获批2023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去年夏天,李沧区多项举措让夜市“爆火”,每天的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去年9月,青岛楼山消防器材厂有限公司龙雹灭火器、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食钙奶饼干入选首批“青岛优品”名单……成为质量强区、品牌城市,当下的李沧区正蹄疾步稳、奋力谱写“好品有‘李’匠心满‘沧’”质量品牌的崭新篇章。

  质量惠企 构筑李沧发展“成长基座”

  质量强市、品牌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企业作为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主要载体,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自然也是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最有资格、最权威的“出题人”。李沧区委、区政府以质量为本,瞄准企业需求为行动导向,推动各行业、各企业切实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和“含新量”,实现企业满意放心、政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双向“奔赴”,夯实李沧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基座”。

  李沧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李沧区坚持“系统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向发力,以质量引领、不断强化产业筋骨。主动顺应优化营商环境大势,以特色园区、基层市场监管所等为载体,在全市率先启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创新制定《李沧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驿站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全省首个质量基础设施团体标准《青岛市李沧区质量基础设施“1+N”一站式服务规范》,科学布局1个质量服务中心、2个质量服务驿站,公布服务手册和“一站式”服务地图,推动实现从“多头服务”到“一站式”办理的转变,打造企业身边的质量管家。先后助力大数据服务基地获评全省唯一服务业类优质产品创建基地,青岛创启信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唯一小微企业,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三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企业优良案例,区域企业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机构、技术、专家”多维耦合,质量提升澎湃发展动能。围绕李沧“3+2+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强化源头创新和服务供给,组建30名专家组成的李沧区质量发展专家库,聘任25名质量管家和质量办事专员,与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等11家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9场定向服务、4场巡回问诊、2场质量提升分析会和检验检测路演等“服务套餐”,累计培训128家企业业务骨干166人次,推动15家链主及链上重点企业和18家检验检测机构精准对接。通过人才技术支撑,有效激发企业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提质升级。

  “就近办、掌上办、一站办”多域协同,质量惠企提升便捷指数。整合辖区企业高频“刚需”,聚焦高端智能制造、医养健康、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推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品牌创建、知识产权和特种设备8大类“场景化专业服务”,依托中心驿站,打造质量基础设施“线上线下会客厅”,从政策咨询、需求跟办、协调反馈等角度服务企业发展需要,构建“企业下单、驿站接单、专家跟单”的“订单式”服务传导模式,以“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帮助企业最大程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中心驿站成立至今,推动海卓动力首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116家次,真正让企业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效快捷的质量服务。

  品牌引领 锻造李沧企业“第一梯队”

  抓质量让企业练好品质内功,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要发展,同样离不开品牌建设。为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品牌高端化发展,李沧区以“青岛优品”工程为抓手创新实施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计量赋能、知识产权护企等系列行动,打造“好品有‘李’、匠心满‘沧’”质量品牌,锻造李沧企业“第一梯队”,为积极申报市长质量奖、服务李沧质量品牌发展与建设打好基础,为推动质量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完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成立李沧区“青岛优品”工程领导小组,围绕讲好“李沧品牌故事”,唱响“李沧质量声音”,多维度对“好品山东”“青岛优品”品牌政策进行解读,建立健全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品牌培育库,挖掘30余家企业参与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并作为“青岛优品”培育重点企业,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楼山消防器材厂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首届“青岛优品”企业,有效地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增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以“品”立业,以“质”取胜。李沧区创新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依托项目制形式推进质量提升行动,累计推进新材料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3个行业项目提升。持续巩固前期服务认证成果,成功举办全国“服务认证促发展惠民生”体验活动,全方位推介农贸市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同”产品认证成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江苏和省内潍坊、临沂等地区到李沧学习,区域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正向反馈。

  供需“同频”,以“知”促行。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由18名专家骨干组成的服务队伍,成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20件,涉案金额345万元,切实破解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努力打造更具认可度和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服务型执法 拓宽李沧服务“蝶变空间”

  李沧区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打响“旅游青岛·消费李沧”品牌,2023年推出十条举措促消费。去年入夏,李村夜市“爆火”出圈,每天的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海底捞选择在乐客城“练摊”,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粤浦科技、中能建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也纷纷选择牵手李沧。这背后,离不开李沧区对民生至上、质量惠民的坚持,坚持纵向延伸监管服务触角、深度释放监管效能,提供服务型执法,以高效能服务带给市民高质量的生活。

  “一次消费”即可感知质量守护。李沧区坚持以最扎实的监管、最真诚的服务,优化质量供给、提振消费信心,积极包保1.9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年包保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加强20家农贸市场、1家民生市场和6家茶叶市场计量器具排查整治,先后检定电子秤3172台,系统组织对校园周边42家文具玩具店不间断监管,建立专业队伍为啤酒狂欢嘉年华2处会场173处摊位产品质量全时段保障,全区消费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连续三年保持稳步提升态势。注重源头治理,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发展品牌消费、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模式。

  “一次行动”即可知晓质量温度。强化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用好“服务型执法”工具箱,通过做好事前“体验式”服务、事中“手术刀”式执法、事后“康复式”回访,不断加强危险化学品、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产品风险预警和质量监管,重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累计查办质量领域案件25件、罚没金额6万余元。

  “一张清单”即可感受质量关怀。深入实施“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创新推出覆盖17万市场主体的“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领域措施十八条”,选取验光配镜、茶叶销售两个民生服务行业,统筹开展标准建设、梯队培育。并从“现场勘验”“品牌培育”“跨域服务”等领域精准匹配,帮助预制菜生产、医疗器械销售、数字经济等领域3家企业快速落地,全力推动李沧区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晶

  通讯员 杨志林 周帅帅 周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划重点
   第A03版:岛城警事
   第A04版:岛城警事
   第A06版:发布
   第A07版:都市圈
   第A08版:青岛面孔
   第A09版:青岛面孔
   第A10版:健康
   第A11版:体育
   第A12版:文娱
   第A13版:优品
   第A14版:探访
   第A15版:地产
   第A16版:业界
好品有“李”匠心满“沧”
青岛早报优品A13好品有“李”匠心满“沧” 2024-01-11 2 2024年01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