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2海里!16天8小时34分!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5:49(当地时间25日下午5点49分(北京时间26日凌晨5点49分)),青岛“独臂船长”徐京坤驾驶“中国梦想海口号”顺利抵达2022年朗姆路单人跨大西洋帆船赛终点加勒比海的瓜德罗普岛。从平度大泽山走出的徐京坤创造了历史:他是自朗姆路1978年创办以来首个入选且完赛的中国水手,也是IMOCA组别中首位入选并完赛的亚洲水手。
总航程3542海里
4年一届的“朗姆路”单人跨大西洋帆船赛创办于1978年,比赛从法国圣马洛港出发,单人不间断跨越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的瓜德罗普岛,总航程3542海里。
徐京坤的团队介绍,今年的“朗姆路”帆船赛风暴频繁、信风不稳定。比赛原计划11月6日起航,由于天气原因推迟至9日,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名选手入选。因天气等原因,今年的赛事成为史上最艰难的一届比赛,有29人因各种原因退赛。
青岛“独臂船长”徐京坤告诉记者,起航日是人生中最难的一天,他驾驶着“中国梦想海口号”超级赛船在沿岸就像夜间在森林里开着F1赛车一样,12节的船速撞上渔网,差点把人甩下船。起航后不久,徐京坤便遭遇渔网和浮标,一度缠在龙骨上无法挣脱,经过多次转向后才恢复自由。
“海豚和方便面”
比赛开头的两三天里,几乎没人拥有过完整的睡眠,徐京坤一度连续24小时一刻不停地升帆、缩帆、调帆,汗水把他贴身的衣物打湿了一遍又一遍。徐京坤在海上航行了56个小时后,终于在11月11日早上迎来了一个“小假期”,吃上了起航以来的第一顿饭,并得以略微小睡。
大海的考验随时可能降临。两轮冷锋接踵而至,如推土机般碾压过大西洋的洋面。海面上的冷锋带来的暴烈风浪,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风力可达到50节(相当于陆地上90多公里的时速)甚至更高。徐京坤将他体验到的那两天穿越风浪的感觉,比喻为“把人关进滚筒洗衣机,还不让你睡觉和吃饭”,稍有不慎,人就可能在甲板上摔骨折,或撞伤头部。
而在航行中偶遇随船伴游的海豚群,给徐京坤带来了难得的轻松,“除了遇见海豚让我非常开心之外,今天是航行以来第一次好好地吃上一顿开火的午餐。方便面煮好了!这是航行7天以来,我吃的第一顿热饭。现在天气越来越好了,再航行一天,就能抓到信风了,艰难的航行就要结束了!”徐京坤谈起“海豚和方便面”至今记忆犹新。摸索到信风后,徐京坤驾船驶入大西洋“高速路”,驶向瓜德罗普岛。
比赛进入第17天后,当地时间11月25日下午5点49分,位于瓜德罗普岛的终点线出现了一抹中国红:33岁的中国船长徐京坤驾驶着IMOCA级别赛船“中国梦想海口号”冲过了终点线,以第29名的成绩完成了3542海里的单人跨大西洋航程,用时16天8小时34分。
/ 延伸 /
下个目标: 征服“海上珠穆朗玛”
2015年MINI TRANSAT单人跨大西洋帆船赛,2017年中国首次双体帆船环球,再到2022年朗姆路胜利到港,这是徐京坤第三次在加勒比海的港口升起五星红旗。
徐京坤12岁时因意外失去左前臂,但他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不断突破自我,16岁成为国家队帆船运动员,之后陆续完成了环中国海、跨大西洋以及环球航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环球航行的独臂船长”。
徐京坤坦言,他有更长远的目标——参加2024年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本届“朗姆路”是旺代环球赛的积分赛之一。
徐京坤所说的旺代是指旺代环球帆船赛,这项最残酷艰险的航海赛事是航海界的“珠穆朗玛”,4年举办一次,一个人,一条船,不间断航行26000多海里,从法国出发,绕过四大洲三大洋,再回到法国。从1989年第一场比赛开始直到2020年,总共只有138名选手参加过旺代环球赛,其中只有71人冲过了终点线,3名船长在海上失踪。
迄今为止,亚洲只有一位船长完成了旺代环球——日本船长白石康次郎,他是在2021年2月的上一届旺代比赛中创下这个纪录的。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徐京坤团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