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以“保健康、防重症”为重心,发挥急诊门诊、发热门诊、肺病门诊等在保障群众就医方面的窗口作用,全力以赴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在一个又一个关键时期,海慈医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岗位,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批敬业奉献的优秀一线医护人员,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一科副主任胡海波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西结合发挥诊疗优势
这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呼吸专业医生冲锋在前,撑起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希望。海慈集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肺病2群牵头单位,中西医并重,专家团队每天细致查房,开展患者病情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讨论、解决,不断完善流程、优化方案,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胡海波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党员,作为呼吸人,一定要冲在最前面”的誓言。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开放住院床位200余张,包括2个科室、2个重症监护室。胡海波介绍:“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我们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诊疗技术相融合,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每天早交班后,医生们忙着挨个病床查房,护士们忙着给患者做晨护、打针换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在病房来回穿梭,收获的是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和点赞。
曾援鄂有丰富“作战”经验
在三年的疫情防控中,胡海波一直冲锋在前。2020年2月,他作为青岛市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没有一丝犹豫,坚定地前往武汉战疫一线。到达武汉后,胡海波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抗疫医疗救治工作中。作为青岛市援鄂医疗队二队的一员,突出个人专业特长,运用中医思维不同角度考虑病情和疫情,勤思考,多动手,不怕危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收集了可靠的一手临床资料,并且迅速参与制定了病区内的中医药救治方案,期间逐步总结出“湿”邪致病、三焦不利的基本病机,提出从“和法”着手、兼施“渗利”的“和解渗湿法”进行辨治的新思路,临床疗效显著。
通过不断摸索和改进,胡海波和队员们使病区中医中药的使用和参与率达百分百,提高重症、危重症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重症向危重症转变率,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胸闷、纳差等,缩短了住院时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奋战52天,他所在的病区是唯一一个救治病人过百、零死亡的病区,创造了零死亡、零复发、零差错、零投诉的战绩。有这样的优秀成绩,离不开胡海波和队员们的全身心付出和努力。因有较好的抗疫一线工作经验,2020年11月,胡海波又以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身份参加青岛市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2021年底至2022年3月以病区领队队长身份参与一线救治,期间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个人锻炼与成长的双丰收。
携手患者一道战胜病魔
“当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又可以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内心无比欣慰,当我们和患者一道战胜病魔,恢复往日生机的时候,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胡海波说,“作为一名中医人,作为一名呼吸专业医生,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要坚定地奋勇向前!”
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胡海波处处为患者着想,诚实守信,因病施治,善于沟通,是患者值得信赖的好医生。他是青岛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卫生系统优青级及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培养对象,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好医生等荣誉表彰。学术上他主要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周兆山主任医师,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传承与创新并举,多年来专注于呼吸领域疑难重症中医药研究,中医理论及科研素养不断提高,注重传承,先后发表了《周兆山主任医师运用和解通利法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经验总结》及《和解清透法治疗甲型流感的经验总结》等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和挖掘论文多篇。目前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涉及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感染性疾病等,其中获得获山东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6篇。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通讯员 范晓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