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
成果:涉及金融、医疗、海洋、交通、保险等20个领域,汇聚5199个公共数据目录,开放数据超过2.4亿条,合作的数商超过2/3是外地企业
发展模式:将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数商参与开发利用
在券商、电商之后,下一个崛起的可能是数商。
今年1月1日,对于挖掘数据价值的企业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天。青岛首批37家企业启动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其中青岛华通集团将公共数据融合社会数据治理的数据资源——企业信息核验数据集,列入无形资产数据资源科目,计入企业总资产,成为青岛首个实现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的实践案例。
从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出数据产业的热度。“去年3月,我们找到一家机构谈数据资产作价入股时,对方还将信将疑;到了8月,这家机构开始主动参与。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000多家企业和数商参与我们创建的‘青数营’‘青夜谈’沙龙活动,在培育数据要素素养的同时,多家数商共同拓展公共数据运营场景。”青岛华通集团旗下华通智研院副总经理赵传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赵传启的另一个身份是华通智研院首席数据官,负责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数据安全等工作。随着数据价值的不断释放,未来首席数据官将有可能像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等一样,列入企业的核心高管团队。
何为数商
何为数商?根据国家数据局权威解释,数商是指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可以分为服务型、应用型、技术型三类。其中,服务型数商是数据流通的推进者,促进数据“动起来”;应用型数商是数据价值的转化者,促进数据“用起来”;技术型数商是数据资源的开发者,促进数据“聚起来”。
严格来说,数商不是一个新概念。上海在2021年就召开首届全球数商大会,拉开了建设数商生态的序幕。数商之所以最近风头正劲,原因在于它是数据资产价值化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角色。
2024年被称为数据资产入表元年,数商在入表过程中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合规、登记、价值评价、入表等服务。典型数商包括提供合规服务的律所、进行数据治理的科技企业、从事价值评估的评价中心等。
而在数商之外,参与数据要素流通的主体还有数据持有方和数据运营方。
“华通智研院属于数据运营方,把原始数据加工治理后,安全合规地向数商提供公共数据服务。”赵传启打了个比方,“我们相当于公共数据的一级开发商,把‘生地’开垦成‘熟地’,至于再开发‘熟地’,就需要大量的数商参与,让二级市场繁荣起来。”
目前,华通智研院开发运营的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已涉及金融、医疗、海洋、交通、保险等20个领域,汇聚5199个公共数据目录,开放数据超过2.4亿条。
数商何为
无商不市。数据价值的体现,依赖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而这其中数商的作用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数商现阶段的发展有一大特征:区域性数据不足以支撑数商发展,数商绝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依托全国性数据资源开展全国业务。
对于青岛这样数商产业刚起步的城市而言,“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也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它将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数商参与开发利用。拿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来说,合作的数商超过2/3是外地企业。
这种发展模式也解决了在城市公共数据不流出前提下的数据要素自由流通难题。目前,青岛公共数据运营授权给华通智研院,支持其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运营通道,根据市场个性化需求加工治理数据,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数商挖掘应用场景、开发数据产品,从而实现数据要素在城市之间的流通与应用。
以华通智研院与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通过停车数据模型来分析哪类客户群的车险性价比最高,在全国定向推出新的险种。“数商为什么来到青岛跟我们合作?因为高质量的公共数据让它们在青岛做成了案例,到全国其他城市也就有了同类场景落地和推广的可能。”赵传启表示。
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青岛还需要进一步打造高水平数商产业生态。
2023年发布的《青岛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培育一批服务型、应用型、技术型数据要素型企业,加大龙头数据商引育力度,大力发展数据集成、数据经纪、合规认证、安全审计、数据公证、数据保险、数据托管、资产评估、争议仲裁、风险评估、人才培训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赵传启表示,青岛公共数据运营的主要工作就是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发展数商生态,通过招引外地数商带动更多青岛本土数商发展,同时通过青岛公共数据运营的先发优势和全国影响力,带动青岛本地数商走向全国市场。
“比如青岛原来没有做合规服务的数商,引入外地数商后,带来先进经验,带动本地数商共同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目前合作的8家合规机构有一半是本地数商。参与的数商越多、拓展的场景越广,越能释放数据的价值,越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数’绘未来,只要眼里有光亮,心中有热爱,愿景一定能够实现。”赵传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