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今年,青岛市教育局与青岛日报社联合推出“青岛教育故事”栏目,记录身边教师微小却彰显职业精神的故事。活动启动后,陆续收到学生和家长提供的线索,本报记者据此深入采访。本期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在25年教育生涯中屡屡给学生当“妈妈”的老师。
教育是静待花开。可等待的过程并不只是旁观,老师的爱心、恒心与耐心一刻也不能松懈,持续浇灌才有花儿最终的盛放。唐茜是青岛七中的英语老师,从1998年大学毕业入职起,她就当上了班主任。这么多年,她成为了很多很多孩子的“老师妈妈”。
2005级的班里有一个男生,父母离异,他和奶奶一起生活。这个孩子平日里沉默寡言,一双眼睛里充满了忧郁。唐茜注意到,开家长会时,他的座位上从来都是空的。为了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唐茜去查看了学生入学时的个人信息表,发现孩子是5月的生日,金牛座。恰好,唐茜也是5月的生日。唐茜决定,和孩子一起过生日。当天,她送了孩子一张金牛座的拼图,两个人边拼拼图边谈心。很少表达情感的男生拿出了3张照片,是他1到3岁过生日时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也是他和妈妈仅有的合影。唐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个孩子的身世让她心疼。唐茜承诺,初中三年,她会陪孩子度过每一个生日,和他一起拍生日照。虽然不能成为他的妈妈,但是可以像亲人一样爱他、关心他。后来,孩子的奶奶病重,唐茜把他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辅导学业、做心理疏导。唐茜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陪男孩度过了初中三年的生日,送他顺利毕业。至今,这个男生还和唐茜保持联系,他后来结婚时、当爸爸时,都给唐茜打电话报喜。
唐茜接手的2011级班里,有一个女孩手上总是有裂口,冬天尤其严重。唐茜每天给她涂芦荟胶。然而孩子的手总不见好。唐茜隐约觉得,孩子心事很重。于是,她决定家访。走进女孩家的院子,唐茜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蹲在大铁盆前,正在手洗床单被罩。她立刻明白了女生的双手反复皲裂的原因。唐茜走过去蹲下,和女生一起洗。晾完衣服,唐茜跟着孩子走进屋,看到屋里只有简陋的家具,床是三排砖头上加一块木板搭成的。唐茜没多问,她看到的足以说明一切。接下来的三年,唐茜一直资助着女生的生活开销。唐茜对学生的关心换来了女孩对她的信任与依赖,在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下,女生顺利考入15中(现为实验高中),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在2018级学生中,有一个男生的父母分居两地。孩子的自制力差,沉迷网络游戏。有一次,因他迷恋游戏,他的父亲狠狠地打了他,于是他离家出走。唐茜得知情况,下班后跑去学校和他家周边的网吧找寻,一周后,终于找到了他。男生由于一周不按时吃饭且熬夜打游戏,身体虚弱,精神不佳。男生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在青岛和韩国两头跑,对孩子缺少看顾。唐茜便决定将孩子带回自己家。男生天天跟着唐茜上学放学,感受家的温暖。在这期间,唐茜每晚安排孩子和父母电话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理解家庭关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唐茜的坚持下,孩子的父母结束了韩国的工作,一起回到国内发展,陪伴在孩子身边。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奉献。“师爱启动心灵”是唐茜的教育箴言。25年的教师生涯,21年班主任历程,唐茜一路与孩子们相识、相知、相伴,见证他们的成长。学生对她的称呼从“唐姐姐”变成了“唐阿姨”,现在变成了“唐妈妈”,但不变的是她对孩子们始终如一的爱。
我们还在继续收集教育故事。读者可将故事概况和联系方式发送到邮箱:iqdedu@163.com,或在“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和“青岛教育家”微信公众号留言。期待在您的讲述中发现更多教育过程中的师爱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