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通讯员 白瑜
9月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市北区入选“2023中国楼宇经济产业集聚示范城区”,青岛中央商务区获评“2023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这是青岛中央商务区继入选“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以来,再一次获国家级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认证”。
据了解,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市北区在营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及产业园区共74座,总建筑面积约371万平方米,已使用办公面积209万平方米;税收过亿元楼宇19座。青岛中央商务区楼宇占据市北区“半壁江山”,在营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46座。
从产业焕新到提升“亩产效益”,从服务提质到楼宇的“精耕细作”,市北区锚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青年经济等发展方向,全力抓楼宇提质、抓项目落地、抓服务升级,解码“空中经济”密码,一座座现代化的楼宇鳞次栉比,释放出强劲的经济动能,擘画出楼宇经济集群发展的“市北蓝图”。
做好“特”字文章
楼宇集聚释放“磁场效应”
论坛上,青岛国际航运中心运营方——山东海洋发展有限公司荣膺“2023中国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最佳投资运营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是市北区特色楼宇的标杆之一,目前,该楼宇已集聚山东海运、山东海洋能源、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上海海事大学研究院、德玛国际物流、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全球捷运等百余家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招商入驻率达85%,形成了要素齐全、运营高效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
由“租赁为主”转向“产业为主”,这是市北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底层逻辑。近年来,市北区突出分类施策,循着“存量楼宇提升产业能级、新投入使用楼宇精准培育产业特色、在建楼宇提前谋定产业定位”这一工作思路,一大批产业定位明确、集聚效应突出的优质楼宇(园区)不断崛起,吸引航运贸易、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医养健康、人力资源、商务商贸等重点产业头部企业扎根落户。比如,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后获得“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称号,成为全省首个“双国字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十二世纪广电产业园获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集聚类示范基地”认定,是青岛市唯一一家获评集聚类基地的园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中海大厦等3座楼宇获得2022年度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楼宇“贡献度”,市北区以产业高度、经济密度、亩产效益为导向,建成“青岛中央商务区楼宇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区域内楼宇、园区及企业链接,实时统计分析企业入驻、产业结构、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对楼宇入驻率、注册率、纳统率、纳税率“四率”动态监测并分析研判,适时调整相关服务政策和举措,实现楼宇网格化、智能化高效管理。除此之外,中央商务区重点核心楼宇也都配置了“管家”,与企业建立“一对一”长效对接和常态化走访机制,围绕“产业、资金、人才、技术”四大链条,为入驻企业提供注册落户、产业引导、金融服务等全周期、全方位服务。
论坛上,青岛中央商务区新经济创新大厦荣获“2023中国新经济产业园最具成长项目”称号,青岛和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评“2023中国楼宇经济最佳商办运营商”,厚业控股集团获“2023中国城市资产管理最佳运营服务商”,青岛卓越世纪中心荣获“2023中国高端商务新地标”。“中央商务区在打造特色楼宇、发展楼宇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精准培育产业特色,我们会综合市北区和片区经济发展情况,对片区新投入楼宇在产业布局做相关引导。”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新经济创新大厦以新贸易、新金融、新媒体、新科技为重点产业招引方向,自去年运营以来,已吸引90余家“四新”经济企业入驻;中启厚业中心吸引70余家优质企业进驻,入驻率达83%,其中科技类企业占比约70%。今年以来,中央商务区新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亿元项目6个,1-6月份地方税收实现同比增幅30.7%。
做优企业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热带雨林”
把企业引进楼宇只是第一步,精准服务才是让企业留下来、发展好的关键。
近期,市北区“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在青岛中央商务区的新晋写字楼——新经济创新大厦揭牌,标志着市北区首个“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启用,楼宇企业“不出楼”即可实现企业开办“一站结”、办理许可“零跑腿”、一事全办“点菜单”、自助服务“不打烊”。
“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设置楼宇政务服务综合窗口,由楼宇企业选派服务专员,经市北区行政审批局业务培训后上岗,为企业群众提供楼宇所需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设置自助服务专区,可快捷打印营业执照,办理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等自助服务事项。“经过统一业务培训,目前我们可为楼宇企业提供公司登记、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等26项企业所需高频事项的政策咨询、材料初审、全程网办等服务。我们还推出‘我要开设书店’‘我要开设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10项‘一事全办’集成式服务清单,为楼宇内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点菜单式’服务,在这里基本上常规的企业办理事项都能够‘一站式’完成。”新经济创新大厦“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服务专员介绍,会客厅还建立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预约服务、投诉处理等服务制度。
据了解,近年来,市北区已在中央商务区、历史文化片区等设置4处“政务e站”,可自助办理5大类80余项高频事项,打造楼宇企业和群众身边的自助服务“便利店”;针对RCEP东风下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产业总部经济集聚情况,打造了RCEP政务服务分中心、航运政务服务分中心等6个具有市北特色的政务服务分中心,可提供3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帮办代办,铸造亲商助企“推进器”。此次“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的启用,是市北区对“政务+楼宇”模式的再升级。
记者了解到,为增强企业和人才的幸福感、归属感,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还坚持以高质量楼宇党建赋能,通过联盟党建横向协同、楼宇党组织纵向打通“双向发力”。今年以来,依托党建联盟平台,联动多部门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招商引资政策解读、人才招聘会等惠企活动20余场。除此之外,还高标准建成九年一贯制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市北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为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到市北“筑巢安家”提供配套支撑。下一步,中央商务区将以楼宇一流、产业一流、景观一流、服务一流的“商务中心”为目标,打造吸引要素集聚的强磁场、企业投资兴业的新沃土,以高品质商务组团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市北区也将从楼宇党建、特色楼宇打造、政策扶持、配套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楼宇党建赋能楼宇经济发展,聚焦党建联盟横向协同、楼宇党组织纵向打通“双向发力”,构建“政企合作、共建共治、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打造“党建+产业”融合发展共建的新模式;结合全区各楼宇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引导错位发展、特色经营,以楼聚产构建宜商留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