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教育在线 陈晓晗
画满整墙的派大星与海绵宝宝、打扮成海底沉船的电箱、乘风破浪状的海豚雕塑……这不是海洋馆中的景象,而是城阳区流亭街道怡海小学校园里的精心装饰。
依海而生,山海辉映,怡海小学将“海”写进了自己的名字,也将“走近海洋”的理念融入到了办学的每个细节之中。从充满特色的海洋教育,到“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再到以“海之情”命名的家校共育课程,这个坐落于黄海之畔的小学,乘着海风,用合作、创新、拼搏的海洋精神,促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
海纳百川:包容态度实现内驱发展
“怡海,意为‘怡悦幸福,海纳百川’,只有先实现了海纳百川的包容,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最终的快乐幸福。”怡海小学校长孙乐正说。
怡海小学的孩子们家庭背景不同,每个孩子个性迥然有异,但在校园里,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充分的发展空间。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老师们就会在课间主动与他们交流;有的孩子天性调皮,老师们则会耐心引导他们遵守规则。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校专门聘请了武术、舞蹈、古筝、管乐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给孩子们放学后的托管提供更多元的社团选择。
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将不同的树苗修剪成同样的形状,而是用“一生一案”的教学模式,让“小树苗们”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
在包容学生的同时,对教师的包容,同样是怡海小学遵循的信念。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校长买给我们的。”年轻的徐老师笑着说道,在这里,从生活必需品到培训教材,教师们的需求都会被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受到鼓励。
“教育是个良心活儿。”孙乐正说,“再多的培训也抵不过老师们真想进步的心,当他们在学校里有了归属感、幸福感和使命感,也就有了进步的内动力。”
正是在这样的包容下,教师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在不断增强。其中,杨昊辰、蓝海洋、于佳琪等同学荣获2022年城阳区“红领巾奖章”个人二星章。
海洋教育:特色课程引领多元发展
全国海洋科普基地、青岛市首批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城阳区科普教育基地……一个个称号彰显着怡海小学在海洋教育上的实力。
相比于荣誉,孙乐正更喜欢用满满一墙的学生绘画作品、随处可见的海洋元素、精心设计的海洋长廊来介绍学校的海洋教育。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优势。紧邻海岸,怡海小学更是以培养学生们海洋情怀为己任,将海洋教育融入到了校园生活的点滴之中:学生们可以在文化墙上阅读到各类海洋知识,也能在课堂上动手制作多样的海洋生物模型……在这里,连吉祥物都是两只憨态可掬的小海豚,象征着海洋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
“目前,我们打算把小海豚做成独特的文创产品,将来作为奖品发放给学生们。”孙乐正介绍,“让孩子们带着小海豚毕业,也带着海洋情怀成长。”
“海之情”:精品课程促进家校共育
“原来引导孩子独立做家务也有这么多讲究。”在培训后,一位家长在群里感叹道。
这个培训,正是怡海小学独立研发的“海之情”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该课程已被评为青岛市家庭教育指导精品校本课程,也是区内唯一一个将家长的优秀做法汇编在册的共育课。
“在疫情前,每个月都会有1-2次的家长培训。”五年级杨昊辰同学的妈妈表示,“哪怕是疫情后,我们也有定期的线上培训。”为了方便家长们交流,学校还利用家委会、家长群等方式,校园公众号上的家长教育心得栏目已经更新到了第90期,每期都会引发家长们热烈的讨论。
如果说学校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家庭则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才能达到1+1>2的效果。“海之情”中专家、学校、家长三方的经验融合,关注孩子情感的交流、教育目的的探讨、成长经历的分享等,都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大大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新校建立仅3年多的时间,怡海小学已乘“海”之风,从校园氛围、教学体系、家庭教育多方面,跨越时空障碍,向着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目标阔步前行。展望未来,怡海小学也将继续向海而兴,让孩子们快乐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