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
作者:曹寅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全球史、近现代印度史、中印关系)
出版日期:2022.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于基建的研究日益增多。基建正在挣脱“国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譬如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医院”这一狭小的定义,被放置在全球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背景下重新打量。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杰弗里·伯克就发现,基建通过与周边的其他人造物以及自然环境的互动,在不知不觉中形塑着人类的身体、人类社会组织和文化,以及人类对于其所处环境的知识和话语。换句话说,基建并不是仅仅在实现人类赋予其的功能,而是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方面渐渐地改造着人类。
本书探讨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基建在亚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将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设备都置于同一视域之内,呈现了基建以及现代化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同时还阐明了基建不是单向地在改变亚洲,它们也被亚洲进行在地化的重新诠释、改造和利用,从而展现了亚洲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与主动性。
这些复杂的纠缠在一个个案例中得以精彩地展开:奥斯曼帝国将汉志地区(伊斯兰教圣城所在地)的饮用水工程视为其向世界展示国家能力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然而,帝国在麦加等地建设的饮用水设施却损害了当地商人的利益,后者的抵制和破坏最终葬送了奥斯曼帝国在其热带边疆的国家建设计划。
印度城市管理当局对于机动车的偏爱却为非机动车在道路上的涌现创造了条件。政府规训道路使用者政策的失败最终造成了殖民地时期印度城市交通的混乱状况。
更有趣的是缝纫机在荷属东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变化。尽管跨国资本试图将缝纫机作为大众消费品推广到荷属东印度,但是这种商品因为价格昂贵而并未获得大众青睐,反而成为东印度社会阶层和族群区分的标识物……
这些案例分析的背后,是作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在地化生活的普通人的经历上的努力。长久以来殖民主义研究的是一种二元化宏大论述。一方面,着重于研究这些基建技术是如何从西方传入殖民地的以及其如何被本地化的;另一方面,这些殖民地基建对当地土著的剥削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被逐渐揭示。在这两种论述中,被殖民者只是以一种被教导、被压迫的消极形象出现,其主体性实际上并未得到彰显。而这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另一种“西方中心观”。
在这本书中,通过关注殖民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在生活中所遭遇、制造、使用的日常技术,带有极强西方中心观的殖民地基建宏大叙事会因此被消弭,取而代之的则是在地社会普通人主体性的重现。
本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