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1:都市圈
~~~崂山区城市管理局赋予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数字生命”
~~~首批择优遴选621名老师 三年后岛城将涌现一批市级优秀青年教师
~~~
~~~城阳警方历经50余天“三上赤峰”抓获4人骗贷团伙
给三万条焊缝办理“身份证”
崂山区城市管理局赋予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数字生命”
焊缝的“身份认证”
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崂山区城管局供图

  早报8月21日讯  8月21日,记者从崂山区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得知,为切实保证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的施工质量,崂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制定钢箱梁优质目标,创新工艺工法,给三万余条焊缝都按期办理了“身份证”。

  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工程之一的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顺利通车。它既是承接胶州湾大桥交通枢纽衔接功能的门户通道,也是贯通东西、实现区域互联的主动脉,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工程伊始,崂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制定了钢箱梁优质目标,明确焊接质量要求,紧紧围绕施工质量这一核心,创新工艺工法,大力推行数字化技术。所谓焊缝“身份证”,即按照钢箱梁加工图纸,将每一道焊缝进行数字化编码,详细列明每条焊缝的焊接时间、焊工姓名、检测时间等关键信息,从而实现每一条焊缝都有源可溯,从细微处切实优化了工程质量“保鲜”技术。这看似简单的“身份证”,却是我市首次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它使长期困扰工程的焊缝质量溯源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也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新基建”背景下,崂山区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智慧。

  同时,为提升“质量监管智慧化”水平,充分发挥“身份证”效能,崂山区城市管理局与参建各方经过多轮研讨,将焊缝“身份证”信息与智慧化监管平台相关联,创建钢箱梁焊缝身份认证模块。伴随模块的建立,总焊缝编号、焊缝台账信息、焊接过程影像资料、无损检测影像资料、外观质量影像资料等一系列可视化资料均可作为历史查询信息上传,永久记载每道焊缝身份信息,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动态管理和质量监督,为下一步我市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广“智慧工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张绪霞 赵子健 刘万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家有喜事 为爱官宣
   第A03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一线探访
   第A05版:发布
   第A06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7版:大爱青岛
   第A08版:青岛面孔
   第A09版:深读
   第A10版:身边事
   第A11版:都市圈
   第A12版:健康
   第A13版:医声
   第A14版:常青树
   第A15版:风采
   第A16版:天下
给三万条焊缝办理“身份证”
青年老师“菁英计划”启动
市南区举办少儿才艺秀决赛
空壳公司骗贷300余万元
青岛早报都市圈A11给三万条焊缝办理“身份证” 2023-08-22 2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