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三伏天里经常“汗流浃背”,为什么我出汗量比别人多?是身体“虚”吗?
魏陵博(海慈医疗集团干部保健科主任):出汗与周围的环境有关,也与个人的耐热程度有关,是人体自我调节体温的本能手段。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差会容易导致人体出汗;有些人汗腺本身就比较发达,是阳盛体质的人,也容易出汗。相反,有些人汗腺分布相对较少,是阴盛体质的人,就没那么容易出汗。此外,像老年人火力较弱,还有人生病以后阳虚,平常就怕冷不怕热,这样的人也不容易出汗。其实,夏天出汗多并不是代表身体“虚”,同样的温度,出汗较多,说明这类人的耐热程度不高,或者是体质偏于阳热阴虚,属于易上火的体质,所以容易导致出汗。
切忌大量出汗之后直接冲着空调或电扇吹风,这样不仅容易感冒,还可能会导致头部的血管突然收缩,伤及头部的经络,导致头疼。夏天大量出汗后,补充充足的水分最重要。可以饮用一些清暑的饮品,如绿豆汤、赤小豆汤、酸梅汤,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清暑的饮料。不建议喝可乐或其他高糖的碳酸饮料,因为高糖有利尿的作用,很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进一步流失。水果是很好的解暑食物,特别是西瓜,西瓜被称为夏天天然的“白虎汤”,中医上讲,白虎汤能够清热生津,所以食用西瓜解暑是个很好的选择。夏季不建议食用冰凉的饮品和水果,常温下的水果就能起到清暑解渴的作用。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