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5:医声
并非“天才病”,它比抑郁症更可怕!

  人生禁不住反复“大起大落”,时而高时而低、悲喜剧烈交替……会是什么体验?在精神科诊室,除了较为熟知的抑郁症,还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双相情感障碍,多开始于青少年晚期,家长一定要警惕。

  情绪就像坐上“过山车”

  近日,18岁的女孩小星在奶奶陪同下走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儿医院城阳院区)精神卫生科诊室,讲述了一段持续几年的病史:小星几年前因家庭变故情绪出现了变化,时常心情低落、哭泣、感觉委屈,学习成绩下降,但家人认为是青春期正常现象,没有重视。两年后,孩子好像从抑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发病时,就像是天堂和地狱的循环。要么很亢奋,几天感觉不到困意,要么抑郁,这种状态令我很疲惫和痛苦。”在专家的耐心引导下,小星袒露了心声。

  个性化治疗控制病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精神卫生科接诊专家认真倾听着小星和家人的倾诉,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几个人不知不觉聊了近一个小时“家常”。最终,结合相关检查和专业心理访谈,在进行相关鉴别诊断后,医生诊断小星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将她收入院。

  何为双相情感障碍?简单来说,时而狂躁,时而抑郁,双重折磨。精神卫生科专家介绍,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它既包含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周期,又包含抑郁发作的周期。

  患者处于轻躁狂状态时,思维敏捷性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会被极大激发。有资料显示,梵高和丘吉尔都曾患有此病,因此双相情感障碍也被不少人称为“天才病”。但专家提醒,这种病并非真是“天才病”,绝大多数患者并无过人天分,这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率的精神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精神卫生科为小星制定了一系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规范治疗,明显看到她各项症状好转,已经顺利出院。

  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诊

  专家指出,双相情感障碍多开始于青少年晚期,贯穿于成人期,有一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好发于25岁以前。双相障碍首次发作通常是抑郁发作,常被误诊为抑郁症,一旦被误诊为抑郁症,治疗就容易走入误区:单用抗抑郁药物,易诱发病人的躁狂,甚至进入快速“循环”状态,使治疗更棘手。目前,双相情感障碍还不能被完全治愈,但它是可控的。正因如此,持续地接受治疗才显得尤为重要。双相情感障碍属于慢性病,而且会复发,因此维持治疗很重要。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通讯员 刘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教育
   第A04版:深读
   第A05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6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7版:今日看点
   第A08版:发布
   第A09版:青岛面孔
   第A10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11版:一线探访
   第A12版:都市圈
   第A13版:身边事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医声
   第A16版:常青树周刊
三伏天 冬病夏治疗法多
市北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满足健康养老需求
青岛市市立医院五年科技量值创新高
并非“天才病”,它比抑郁症更可怕!
青岛早报医声A15并非“天才病”,它比抑郁症更可怕! 2023-07-11 2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