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3日讯 充满希望的“橄榄绿”,如今是温暖城市的“志愿红”。在青岛有上千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总共2.6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他们用奉献和爱心擦亮军人底色,彰显使命担当。3月3日,全市退役军人志愿者吹响了集结号,开启志愿服务的新征程。当天上午,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揭牌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标志着全国首个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正式成立,同步发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月活动清单。
上千支服务队奉献大爱
“荣军先锋”志愿服务现在已成为青岛市退役军人的闪亮名片,成为“爱军之岛、拥军之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了让全市退役军人志愿者更精准、更快速地服务社会,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将依托社会力量,运用平台思维、品牌思维,搭建起青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2.0版本。
“这个总部基地的启用,正是退役军人工作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爱国拥军氛围,让退役军人得到实惠,又让他们在奉献社会中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并且还要借助专业力量,构建起不断提升、完善的志愿服务闭环。”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级领导干部王明生说。
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是“一谷两院八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市军休老年大学成立,具备动员整合、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精准调度、数据分析、服务保障六大功能。
基地拥有志愿服务联盟、调度中心、志愿服务学院、志愿者补给站四大平台。总部基地确立了“123456”的工作模式,包括1个党建引领,2个双向服务,3个突出,4个平台,5化发展和6大功能。
在“一体化”运行方面,持续整合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联盟,制定了“十百千”优选计划。在“特色化”服务方面,突出“兵”的特色,深化“社会关爱退役军人 退役军人服务社会”的双向服务,打造了“兵+X”队伍和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双向激励”良性机制。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实现“一屏观志愿,一网连全城”愿景,打造了智慧化云平台,实现精准调度和融合共享。在“专业化”提升方面,以培养“讲政治、懂业务、服务好”的退役军人志愿队伍为目标,形成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和“选、育、管、用、带”五步工作法,实现了项目清单化和活动品牌化。在“社会化”参与方面,以平台思维汇聚社会力量,推进共建单位、学校、荣军联盟等资源共享,不断扩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朋友圈”。实行一体化运行,组建公益联盟组织,设立轮值服务日和线上、线下积分超市。
让大爱之城朋友圈不断壮大
总部基地启用当天,雷锋精神主题照片展同步展出,该图片展由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与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推出。“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从事雷锋故事志愿宣讲有20多年了,每年进学校、进企业的宣讲有上百场,没想到的是,现在我们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还有了自己的基地。”青岛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发起人王发令激动地说。目前,雷锋精神研究会宣讲团成为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首批联盟入驻成员之一。
“我们总部基地不但实现志愿服务队的握指成拳,更是一个服务、学习的综合体,为他们打造一个闭环的生态圈。”青岛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总部基地的启用,将有效整合资源,精准供需对接,逐步形成“总部吹哨、成员联动、志愿者服务”工作格局,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主动服务奉献社会,在担当作为中实现价值,在奉献中赢得尊重、收获荣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刘雪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