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ICU)的门外,是家属焦急的等待;门内是医护合力抢救,筑起最后一道防线……在城阳人民医院ICU,有位从入职开始便一直奋战在重症救护一线的85后“女战士”——副护士长王永欣。16年来,她迅速成长为一名全能型护士,全力以赴用有温度的护理为重症患者的生命掌灯、护航。
伴着星星走迎着月亮回
采访王永欣,记者遇到的一大难题是:电话拨通后她一直在忙碌。忙,是以王永欣为代表的ICU医护人员最大的标签。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王永欣从上个月开始,被暂时借调到急诊ICU,参与建科工作。从物资和仪器设备的筹备,到人员培训、临床督导,每个环节她都全力以赴,将ICU积攒的丰富经验带到新科室,带领着17名同事一起抢救急诊重症患者。“有位五十多岁的患者没有意识,入院的时候病情危重,是气管插管来的,通过一系列的抢救,意识慢慢恢复,但是无法忍受插管的痛苦,每天都很焦躁。”王永欣每天都会去安抚他,“我一遍遍告诉他,‘孩子们都在盼着你出去呢’,慢慢的他开始配合治疗,现在已经彻底拔管了。”说到这,王永欣的语调都不禁上扬起来了。“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伴着星星走、晚上迎着月亮回。”王永欣说。
关爱是最好的护理“秘笈”
对ICU,王永欣绝对是“真爱粉”之一。从入职城阳人民医院的第一天开始,她就进入了ICU工作。时至今日,她对ICU工作仍抱有极大的热情。“碰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关键时刻,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我常常忘了自己,眼里全是心电监护等设备上跳动的数据,脑子里想的全是赶紧救人。”深耕ICU护理专业,王永欣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最前沿的护理知识,并学以致用,带回科室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每天早上一上班,王永欣最爱做的事是来到床旁,和交接班的护士一起给意识不清的患者翻翻身,细心地查看有没有皮肤问题等出现,同时和患者聊聊天。“老爷子,昨晚睡得怎么样?”“今天早上家里给你送的什么吃的,吃了多少呀?”“中午想吃点什么,面条还是馄饨?”像家人一般的问候聊天,让ICU的患者暂时从疾病的阴霾中抽离出来,重新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
奋战ICU,“一天都没浪费”
ICU是让生命奇迹发生的科室,也是医务人员快速成长的“练兵场”。王永欣直言,在ICU工作的16年,一天都没浪费。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每一次抢救都是一次“实战”,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迎来生命的逆风翻盘。
“说实话,ICU的工作确实累,但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职业技能,我们都在快速成长。”王永欣表示,ICU给予的回馈是成为一名全能型护士。回顾这些年的救治经历,ICU工作让她成为了一名行动果断干练、办事雷厉风行的“女战士”。同时,王永欣还成为了一名心理护理师,一次次向重症患者和家属送去慰藉,陪伴着他们克服困难、柳暗花明。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