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气温6-14℃,下游用气平稳,上游供气足量,管输压力正常。”供热季即将平稳过去,连续忙碌四个多月的门伟这会可以稍缓口气。
知重负重 勇担燃气保障重任
2021年,有着深厚管网运维经验和敏锐洞察力的门伟,被能源华润热电委以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的重任。她迅速转换角色,将工作重心切入到青岛市主城区气源采购和供应调度及3座城市门站、3座LNG应急气源站和150余公里的高压燃气管网等中游输配设施的安全管理上。
也是在2021年,青岛市提出清洁取暖“煤改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停燃煤锅炉150余台,由“煤”到“气”,这背后是无数燃气热力人拼搏奋斗、辛苦付出的身影,其中就有她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门伟清晰记得在“保暖保供”誓师大会,她接过天然气供应保障的旗帜,用“唯有行动表率,才是最好表态”的铮铮誓言,拉开了她助力“青岛蓝”、奋斗新岗位的帷幕。
自2021年起,市区民生用气连续两年供需缺口均超3000万立方米。“能买多少米、咱有多大锅、能吃下多少米。”门伟用形象的比喻树立起购、供、销最直观的气源供应输配模型。为做好供应保障,她多次赴上游气源单位沟通对接,争取合理量价政策,她用一堆堆的表格和数据反复测算,力争“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气”。
解决了“有米下锅”的问题,如何把天然气安全稳定、保质保量输送到千家万户,是另一道充满更多变数的难题。门伟带领保供小组的同事们,利用管网模型预设问题不断分析复盘,这样反复烧脑,使整个团队对供应保障的系统流程成竹在胸。
运筹帷幄 化险为夷稳保障
在去年12月中旬的寒潮来袭使市区气温降至-9℃。2022年12月18日凌晨,青岛市主城区两条南北供气干线之一突发异常。凌晨2时30分,门伟接到调度电话:胶州门站发现出站压力升高、瞬时流量下降,城阳门站发现西线压力降幅异常。通话中“完整的全市燃气管网图”已浮现在她的脑海之中,综合信息,她第一时间作出了“河套调压器切断”的正确判断,立即下达了调整供气流程、争取另一干线上游供气支持、紧急启动应急气源、安排人员赶赴现场抢修的指令,系列举措沉着应对、相关信息冷静上报。当抢修人员冒着严寒工作时,她也进入“战时状态”,一边向上游调计划、调指标,遥控指挥调度,组织切换流程、为修复设备抢夺时间,一边调人员、调设备、调材料,抓紧恢复正常供气。凭借对生产运行工况的“了然于心”和日常练就的“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坚强本领,门伟打赢了岛城供气历史上最紧张严峻的一场“保暖保供战”。
在她的心里时刻挂着“两张图”,一张是中石化、中石油及国家管网公司的上游管输图,一张是连接市区管网的150余公里的高压燃气管网及门站、储配站的功能网络图,各种管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波动和调峰保障,她一一及时掌握,如数家珍。门伟先后获得“青岛市五好女职工”“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门伟满是憧憬,引以为荣,她相信,她的应急调度指挥将更加“底气十足”。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