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阿里山路,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驻开发区外事科在这里驻点办公。来这里办理业务的外国人和中方工作人员,经常会见到一名脸上挂着微笑,耐心细致地讲述各种政策的女警官。她,就是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驻开发区外事科一级警长吴倩倩。
她曾在海地执行过防暴任务,打碎车玻璃的子弹,离她只有半米;她发挥语言和外事工作专长,积极参与建设上合示范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为上合示范区及周边企业提供“管家式”移民便利服务,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到上合示范区投资创业。7日,记者听女警官吴倩倩讲述了她的警营故事。
打碎车玻璃的子弹,离她只有半米
2005年,23岁的吴倩倩入警,成为了青岛市公安局的一名法语翻译,跟随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执行为期八个月的维和任务。“我在厦门大学念书时学的就是法语,这下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吴倩倩称,抱着锻炼的决心,她和同事们登上了飞机。
海地是热带气候,在外执勤时,要经历太阳直射和40℃高温的暴晒;除此之外,当地治安形势复杂,吴倩倩和同事们每次外出,都可能遇到危险。“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另一个维和警察的营地,我乘坐的越野车开到半路,突然响起了枪声。”吴倩倩称,子弹将司机一侧的车门玻璃击碎,离自己只有半米多远。
在海地任务区,吴倩倩和同事们经历了多重考验,被联合国、公安部分别授予“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由于表现优秀,吴倩倩回国后还担任过奥帆赛现场指挥部外事联络员,出色完成各项沟通处置任务;她作为现场翻译,肩负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高级别双边会谈重要翻译任务,在外籍同行面前展现了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
看似“五彩缤纷”,守护世界互联互通
青岛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欧亚陆上交往的桥头堡,具有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发展的龙头,拥有15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当中,有200多家在这里投资设立项目。为了方便这里的外籍人士办理出入境业务,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新区阿里山路设置了驻开发区外事科,吴倩倩在这里工作,每天要面对蓝色、绿色、红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护照。
吴倩倩感叹,她的工作看似“五彩缤纷”,这背后实际上是守护着新区乃至青岛和整个世界的互联互通,随着国家“乙类乙管”政策正式实施,各项出入境政策随之优化调整,人员流动不再受到限制,在吴倩倩的窗口前,每天前来办事的中外人员络绎不绝,她和同事每天要受理50多笔业务。“这里的服务让我们留学生和外籍老师感到很温馨,他们对咱出入境的工作评价都很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出入境管理科工作人员感叹。
她发挥专长,为中外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为了服务上合示范区的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驻开发区外事科着力打造上合示范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吴倩倩发挥外语专长,积极参与上合示范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为上合示范区及周边企业外籍人才提供签证便利。
2022年9月,一家公司的俄罗斯籍总经理居留许可即将到期,急需办理居留许可延期。上合示范区外国人签证窗口受理时发现,这家公司是俄罗斯独资企业,在上合示范区开展中俄国际商贸,业务开展良好。为了确保中俄贸易顺利进行,吴倩倩和同事们开启“绿色通道”,为该申请人提供了“零待时”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这名俄罗斯籍总经理签发了工作居留许可,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她推动“四零”模式,服务上合示范区
记者从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吴倩倩参与建设的上合示范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已为8名外籍专家发放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为1100余名外籍工作人员及家属办理签证证件,提供咨询和法律法规宣传服务3000余次,为助力优化上合示范区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吴倩倩与团队创新推动涵盖政策落地“零延迟”、证件办理“零待时”、答疑解惑“零时空”、管理回访“零感知”在内的“四零”工作模式,为服务国家引才引智战略,助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为上合示范区及周边企业提供“管家式”移民便利服务,为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到上合示范区投资创业搭建了便捷通道。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