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市委科技委员会日前出台《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 建设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聚焦海洋创新药物研发、转化、产业化等环节,提出汇聚创新链、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力量,争取到2026年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20人以上,布局10至15个海洋候选新药系统临床前开发,获得5个以上创新药物临床批件,新增一批高端生物功能制品生产批件并实现产业化,以高质量成果产出助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贯通源头创新与产业应用
《工作方案》注重系统谋划,将加强顶层设计放在显要位置,提出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高效融通,构建“1+4”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架构。
所谓“1”,是指一项核心任务。即,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等高校、院所,高水平搭建以“蓝色药库”为核心任务的科研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并通过高效运行平台,促进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
“4”,则是指围绕以产研联合为主体、以医药融合为支撑、以行业专家为保障、以全域要素为基础四个具体“抓手”采取系列举措,包括推动药企与科研机构合作,形成海洋创新药物联合研发和产业化的新态势;在临床实验、科研伦理、应用场景等方面实现医药协同、双向互动;成立海洋生物医药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指导,推动成果研发、上市、产业化进程;协同部门、区(市)等各方面,提升科技、财政、人才、金融等要素服务效能,构建更加完善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工作方案》进一步探索新模式,提出建立覆盖“上游发现—中试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全流程的“1+1+N”运行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第一个“1”,是要发挥海药院在“蓝色药库”建设运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聚集开发”研发模式,汇聚全球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高端成果和人才团队,建立“先导化合物发现—成药性评价—系统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完整研发链条。第二个“1”,是要发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药院公司”)等公司的产业转化和投资引擎作用。“N”则是指系统赋能产业端公司,构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价值投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实现系统性、集群式发展。
该运行模式力图覆盖成果从研发到转化再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全流程,为我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针对成果转化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强化支持,提出通过建立自主创新重大成果转化跟踪、评估和资源匹配机制,加强有组织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等方式,促进前沿成果转化落地。
促进重大成果“批量产出”
在顶层设计的引导下,《工作方案》谋划了切实可行的执行路径,提出要实施研发平台搭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引育等重点任务。
源头创新是成果产出的“起点”。搭建研发平台,增强源头创新供给,《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海药院公司优化整合资源,有序推进“蓝色药库”综合研创平台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一体二元”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药协同创新基地研究平台建设;加强海洋药用资源、海洋新药筛选与评价、制剂研发、海洋糖工程药物、海洋功能制品、海洋微生物工程等各类平台建设。
将实验室的前沿成果推向产业,《工作方案》提出要强化系统研究。在体系研究方面,集成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打造一流开发服务平台体系,高质量推进“蓝色药库”开发项目成果孵化、熟化、转化。在项目布局方面,推进高校、院所与药企合作开展海洋药物临床研究和应用,探索集聚开发的“黄海模式”、围绕单一品种协同开发的“正大模式”等药企合作模式。在临床批件研发方面,要推进新型抗凝血药物、抗慢阻肺药物、海洋抗HPV创新药物等项目完成系统临床前研究,争取年内获批临床准入,并在三年内推动抗肿瘤药物、抗炎症药物、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药物等具有开发前景的10个项目完成技术突破,进入系统性临床前研究阶段。
成果的产出和转化都离不开人才的牵引。提升研发创新活力,《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海药院和海药院公司“蓝色药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构筑“蓝色药库”高层次人才高地。要坚持引育结合,重点在海洋药物化学、药理学、智能超算、生物材料、基础医学以及经营管理和转化等方向引进和培育一流人才,打造一条院士领衔的海洋生物医药开发人才链;构建“蓝色药库”高层次人才团队,按程序将海药院公司纳入重点产业链产才融合企业,在薪酬补贴、猎聘补贴、按薪定才、柔性引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支持举措方面,《行动方案》要按照早期研发、临床前、临床试验、产业化四个阶段梯次投放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协同推动“蓝色药库”重大成果聚集开发和批量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