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
“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两千多年前,墨子以培养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开创了职业教育的先河。
步入新时代,传统产业形态优化重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前所未有。面对全新的“考题”,职业教育应以何种姿态前进?
“勇拓新兴前沿领域,产教融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传承墨子工匠精神,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奠基。”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紧跟趋势,服务地方
在山东轻工工程学校校长孙信成看来,职业教育为有志于技能报国的青年学子开辟了新通道。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和当地的产业和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勇拓新兴前沿领域,和城市同频共振。”
青岛是制造业强市,正在重点打造24条产业链,这无疑为职业学校寻找定位与谋求发展提供了方向。“在24条产业链中,既有制造业产业的梯次布局,也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带来的能级跃升,是一片广阔的发展海洋。”孙信成表示。
据此,学校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以建设区域性智能制造龙头学校为目标,重点打造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现代财经商贸等五个特色专业群,高度匹配青岛24条产业链,实现教育链与生产链、创新链的紧密对接,更为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除此之外,“3+4”贯通分段培养、“三二连读”五年贯通培养、职普融通等多层次的培养方式搭建起轻工学子成才“立交桥”,为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不同层级的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授人以渔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职业技能性”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鲜明特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是其育人生命线所在。
轻工学校充分发挥制造类专业特色,推动产教融合,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等现代化实训中心,并联合中车集团等大型优质企业,新建了现代电气控制、PLC综合实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分属五个专业群的10个产业化实训室,保障实训岗位与生产岗位紧密对接。同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形式,与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青岛鸿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第四批现代学徒试点班,形成了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开放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毕业生在未来的职场上大展身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一线先进技术工艺与课堂教学无缝衔接,为轻工学子开拓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中车集团等名优企业,打造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样板。
工匠精神,知往鉴今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步入山东轻工工程学校校园,中轴线上的大型铜质墨子雕像,便是学校“兼善工学、兼爱天下”墨子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代表。知往鉴今,学校深度挖掘墨子文化,将其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工匠始祖”宝贵的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地教育每一名学生。
这正是学校德育建设的缩影。“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更应德技双修。”作为工程类职校,轻工学校由工程之“铸”字延伸开来,完善“三全育人”德育网络,打造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等各场域良性互动的全环境育人体系,不断丰富“自铸成金”德育品牌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培养有精神追求的“金蓝领”。
尚能、尚贤,墨子被传承千年的文化思想在这座学校碰撞出全新的火花。每年,学校都会在校内开展赛程近两个月的“墨子杯”职业技能节竞赛活动。孙信成介绍,竞赛设置30余个比赛项目,均放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自我评价,“学生能自主完成的事,教师绝不帮办”,为学生搭建提升综合素养的舞台,营造“争学职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自城市的潮起云涌中孕育而出,再以高尚的教育情怀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培育技能人才,反哺这座城市,于一所职校而言,是谓最大的幸运与使命。让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这条路,山东轻工工程学校愈行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