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必不可少。
打造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精准可持续是基础“底座”。
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量大面广,不能指望“撒胡椒面”来解决问题。要精准匹配金融服务需求,直击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度,把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给真正需要支持的领域,让金融服务更好地直达实体经济。金融机构要学会错位发展,应当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客群”。大中型银行强化资源和技术禀赋,提升中长期信贷占比,向无贷户和薄弱领域延伸服务;地方中小银行发挥人缘地缘优势,持续深耕与经营能力和服务半径相适应的客群,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
打造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数字化是重要驱动力。
发展普惠金融,如果仍然通过铺机构、拼人员等传统手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难以满足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数字技术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减少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渗透率,有助于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金融机构应深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款比例,并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借助小微担保体系建设和农村征信体系建立,探索适合小微和“三农”业务的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打造产品丰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服务力度。
打造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筑牢安全底线是前提。
金融业与生俱来就是一个跟风险打交道,基于信用风险的行业。因此,防范与化解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即使在数字时代这个命题也永远不会改变,普惠金融也同样如此,尤其是数字化在赋予普惠金融全新内涵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问题。金融机构更需要全方位提升风控能力,在技术升级加固、反欺诈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型算法安全、授信额度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夯实,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守牢风险防控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