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本报8月24日讯 “应用了创新减震降噪技术的压缩机,在家用冰箱产品上使用后,用户耳感舒适度提升了40%。”“超效分离技术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沉降效率以及处理效果,实现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强化处理。”“三级3D视觉扫码,机械手自动视觉识别抓取到运输线上。”……24日下午,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2023年青岛市高端装备领域创新产品发布对接会暨智能制造产学研论坛在西海岸新区举行,青岛三家高端装备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路演形式,向外界全面展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进一步拉近了与市场应用的距离。
“路演企业为2023年第一批青岛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的入选企业,通过发布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拓展市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关键力量,企业作为制造业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才能提升制造业创新实力。
但当前,企业的创新性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初经常面临推广难的困境。产品由于没有品牌知名度、没有应用案例被市场拒绝,企业不仅无法在应用中不断纠错、完善,还会导致企业的巨额研发经费无法回收,持续创新难以为继。为此,青岛开展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编制工作,并搭建“青岛市创新产品网上展厅”视频号、创新产品交流对接活动等平台,在市场开拓上对入选目录的创新产品给予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已遴选发布了5批共605件创新产品,有效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推广。
举办产品对接会帮助创新产品找市场,是今年以来青岛不断为制造业企业搭平台、解难题的一个缩影。为破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不畅,加强产业链间协同合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链万企”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活动30余场,覆盖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今年以来,“链万企”平台上线企业9100多家,数量是去年的4倍。
同时,搭建行业协会服务平台,组织17家协会发布政策解读、市场开拓、研发设计等10大类63项服务菜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搭建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平台,组织开展第14期清华大学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组织企业家赴成都研学考察,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