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2:要闻
~~~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启动
~~~
~~~为企业提供深度顾问服务,力争年底前引进人才6500人以上
~~~西海岸新区大唐、华能热力出线项目加快建设,投运后年可节约标煤约65万吨
​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召开~~~
~~~获评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补助
~~~青岛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以农业大项目为牵引,推动农副产品生产上下游抱团发力
越来越“精准”的招聘会

  王学义

  还没下火车,从四川广元来青岛的刘先生就已经找到了工作。K208/5、K206/7次列车,是青岛往来四川省的普速旅客列车,途经6省份。连日来,2023年青岛市务工人员网络招聘大集开进了这趟列车,旅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在列车上提前找工作。最近,山东大学应届研究生綦慧心在“青雁归巢”活动中,被认定为新一批“校园引才大使”,她详细了解了青岛的重点企业、项目及一系列政策,找到了几个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在青岛,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就业供需匹配正变得越来越精准。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问题已持续多年。在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营销员、快递员、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排在前列。看起来门槛不高的职业,供需矛盾却非常突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过去,很多招聘会往往只强调规模,而在精准对接上做得不够。众多务工人员也不愿去大型招聘会,而更愿意找熟人介绍工作。设在普速列车上的网络招聘会,既有工作人员线下指导,也有大数据作支撑,无疑更为精准。无独有偶,今年市北区的招聘会也有了一系列新变化,变得更多、更小、更专,从侧重“保招聘”转向“保精准”,细分行业领域,努力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促进就业供需匹配,需要着力缓解结构性矛盾。精准而又接地气的招聘会,是很好的对接平台,但要实现就业供需匹配,这只是一个开端。当前,突出问题还在于供需双方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就业大军千军万马,但在部分制造业企业,一些高技能人才岗位却陷入“招不到”“招不满”的尴尬境遇;乡村振兴需要大量高水平人才,但仍有很多求职者不愿去农村。缓解就业结构矛盾,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引导,破除隐性就业门槛,及时更新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供给端的结构和质量优化。为了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劳动者与岗位的适配度,去年以来,青岛新增认定就业见习基地310家,发布就业见习岗位1.76万个,精准发力,助求职者掌握一技之长。

  促进就业精准匹配,还应着眼未来,关注重点产业。产业关乎城市的未来,城市能提供多少优质就业岗位,与产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人才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青岛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引才育才留才。今年是青岛连续第二年开展“青雁归巢”行动,为青年人才回青留青提供全链条、全过程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青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实施“校地融合发展”,让高校专业与城市产业紧密衔接、精准匹配。这既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也能为城市提供新鲜血液和智力支持。当然,人才培养需要较长周期,而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也具备周期性,这就需要提前谋划,合理布局,让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保持长期适配。

  就业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从一场场精准的招聘会开始,全力实现就业的“开门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4版:城事·专题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学习论丛
   第07版:新财富
   第08版:精彩李沧
   第09版:专版
   第10版:青报公益
   第11版:会展·福彩
   第12版:法治
23条金融创新举措赋能上合示范区
越来越“精准”的招聘会
青岛自贸才企综服平台揭牌成立
供热“主轴线”也是降碳“主力线”
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
青岛2022年度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启动
打造生态集群,让农业产业在“链”上发展
青岛日报要闻02越来越“精准”的招聘会 2023-02-10 2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