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3:青岛日报聚焦
26家企业组团参展2022年服贸会,展区主打科技感、创新感、互动性,展现出进击服务贸易的新突破、新赛道、新场景,发出“服务全球”的“青岛声音”~~~
26家企业组团参展2022年服贸会,展区主打科技感、创新感、互动性,展现出进击服务贸易的新突破、新赛道、新场景,发出“服务全球”的“青岛声音”
“数字贸易”精彩亮相,“青岛服务”牵手世界
  山东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双核三圈”   双核   济南 青岛   三圈   胶东沿海 环省会 鲁南特色发展区   青岛重点发展的产业和目标任务   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数字服务、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嵌入式数字服务、数字服务外包等项目
  ■2022年服贸会青岛展区。
  ■2022年服贸会山东展区。
  ■2022年服贸会场馆外景。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文/图

  服务贸易一头连着国内市场,一头连着国际市场,是促进“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办。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在凝聚共识、聚焦前沿、联通中外的进程中,不断促进服务贸易的开放合作,同时也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自由跨境流动打开了机遇之窗。

  这是一次全球服务贸易资源要素汇聚激荡的盛会。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青岛在2022年服贸会上表现依旧亮眼——

  9月1日上午,山东省服务贸易成果发布会举行。青岛市以及青岛企业格兰德信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果进行了重点推介。

  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展馆,主打科技感、创新感、互动性的青岛展区炫目亮相,通过裸眼3D、交互体验等一系列创新科技形式,向世界展现出这座城市进击服务贸易的新突破、新赛道、新场景。

  借力服贸会这一对外开放“顶流”平台,以数字贸易发展为引领,青岛不断释放与全球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信心和努力,为服务贸易的开放发展打开更大的增量空间。

  服贸青岛“试验田”成果显著

  从2012年至2019年的六届“京交会”,到2020年以来的“服贸会”,十年间,服贸会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盛会,与广交会、进博会一同构成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紧密联通中外,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力量。

  服贸会十年,正是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十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6.1%,高出全球增速3.1个百分点。我国服务贸易的排名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而随着疫情席卷全球三年,传统货物贸易一再受到供应链冲击,经济换挡提质承压,对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有了新的发展诉求。此时,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对适应国内服务型消费需求、推动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发展都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2020年8月,青岛获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两年来,不断加码服务贸易发展,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贡献了“青岛方案”。

  “创新为先”,全面推进试点任务。青岛强力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133项试点任务,推动“规定动作”全落地、“自选动作”出亮点。特别是聚焦企业核心需求和痛点,在通关、税收、支付便利化和专项平台搭建等领域形成多个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率先实行出口退税“核实可视”+“信用赋能”模式,首次退税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出口退税“白名单”企业全部实现8小时退税;在全国率先通过接口方式与税务局直联,推动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平均每笔业务办理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借力搭台”,持续激活开放动能。紧抓上合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契机,青岛加快推进中国—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上合示范区国际创新和产能合作中心、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日韩服贸港等载体建设,加强与上合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交流合作。青岛海关技术中心自贸区实验室通过与韩方机构开展合作,成为首批韩国认可的“国外检测机构”和国内首个能够满足所有韩国511项农残检测要求的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对韩全项农残“前置检测”,平均每批货物节省通关时间20天左右。通过积极努力,2021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规模达57.6亿美元,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40%以上。

  “聚势兴业”,加快打造产业高地。青岛结合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服务贸易产业集聚发展。发挥离岸服务外包在促进技术进出口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运用跨境方式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去年登记技术进出口合同额同比增长150%以上。优化服务贸易产业布局,推动文化贸易、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和信息这些新兴领域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76.9%、43.5%、28.6%。今年3月,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岛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分别获批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和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成为各自领域内全国首批、省内唯一获批城市,提升了“青岛服务”的影响力。

  “点数成金”,着力强化数字赋能。结合“数字青岛”建设,全面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升级。据行业智库统计,去年青岛数字贸易规模达到44.61亿美元,同比增长72.05%。建成运营全国首个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山东省超高清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高新视频内容生产制作基地也落户青岛。青岛光谷软件园、青岛天安数码城、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数字经济园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今年7月,青岛数字贸易港揭牌成立,作为我市首个数字贸易专业园区,将持续招引数字贸易企业入驻,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01.7亿元;同比增长37.1%,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尽管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全市服务贸易各项指标仍逆势上扬,实现服务贸易总额758.4亿元、同比增长53.1%,占全省比重达到57%,全国先进、全省领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借助服贸会这一中国对外开放重大展会平台,青岛开放的资源、平台、要素、支点逐一亮相,向世界展现城市的形象定位、功能价值,发出“服务全球”的“青岛声音”。开放的青岛也诚邀全球服务贸易企业来这里投资创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青岛展区主打沉浸式科技感

  2022年服贸会以“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为年度主题,旨在强调合作,也为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定下“绿色创新”的基调。青岛展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主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青岛展区风格简约明亮,整体宛如蓝色动感的波浪,寓意引领“青岛服务”走向深蓝。据介绍,整个展区采用绿色环保、低碳可回收材料,结合裸眼3D、交互设备、体验设备等科技创新展现形式,突出沉浸式观展体验。今夏点亮青岛百年中山路的裸眼3D大屏也按比例复制到了服贸会现场,吸引了诸多参观者驻足。

  此次我市共组织26家代表性企业组成青岛交易团参展,他们正是青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有力践行者——

  海信聚好看展台前,海信001号数字人员工Vicki引得现场专业观众争相体验。聚好看科技的超写实数字人技术突破了3D高精度扫描重建、自动绑骨、无标记驱动等核心技术,实现3D数字人的快速生产、驱动和融合。同时展示的AR云会议系统可实现线上“签约仪式”,一键打造线上发布会模式,让远程会议更具临场感。

  青岛通产智能科技公司将“云办亭”搬进青岛展区,该产品可通过与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远程连线、远程协办,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一次不跑、事就办好”。

  品牌形象IP化是服务贸易的全新领域。青岛领客文化携“帆船之都”青岛吉祥物“青青侠”、日喀则桑珠孜区吉祥物“青小稞”等多个国内知名地域吉祥物IP“组团”参展,为青岛文旅服务贸易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即将落户青岛的优必选科技也现身青岛展区,他们带来的悟空造型智能陪伴机器人会唱歌跳舞,能人机互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有摄像功能,可实现视频电话互动,并能识别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青岛聚海视讯展示的旅行网红打卡机,拍摄5秒即可自动生成一段旅行视频,吸引到北京一家景区负责人现场洽谈合作。

  此外,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技术、青岛华大智造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青岛城市大脑城市智能管理系统、以萨科技依托视觉技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展示出青岛在数字经济、数字服务等领域的新发展成就。

  这些青岛参展企业的创新产品充分证明,数字技术广泛渗入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服务的可贸易性被大大提升。

  数字贸易激活发展新引擎

  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拓展了贸易的边界,服务贸易更大的增量空间在数字贸易。

  在9月1日举行的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成立联合工作组,会同相关国家修订完善数字贸易制度手册,明确数字贸易包括数字并购贸易、数字交付贸易和数字中间平台赋能贸易,预计该手册将于今年底正式发布。

  9月1日上午,在山东省服务贸易成果发布会上,省商务厅首次发布了《推动山东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充分突出山东产业特色,全面推动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数字化,推进数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区位优势,强化对日韩、RCEP、“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的布局和开拓。突出“双核三圈”,提出了济南、青岛双核,及胶东沿海、环省会、鲁南特色发展区的空间布局,明确了16市数字贸易发展的产业和目标任务。其中,青岛将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数字服务、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嵌入式数字服务、数字服务外包等项目。

  当下的青岛正持续推动城市发展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变革。把握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抢抓RCEP正式生效契机,青岛将不断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路径。

  深化制度创新。结合133项试点任务落地,在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运输、金融、医疗等重点领域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制造业领域数字贸易,大力培育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贸易,大力发展音乐视听、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贸易,以及推动云众包平台、跨境电商等数字平台贸易特色集群,积极争创国家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扩大对外开放。对标RCEP、DEPA、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加强交流合作与规则对接,加快国际技术、人才与合作项目落地。

  以数字贸易为引领,青岛从“卖全球”“买全球”到“服务全球”的底气更足。接下来,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为青岛外贸高质量发展蓄力,也让服务贸易成为激发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国内
   第06版:专题报道
   第07版:专题报道
   第08版:精彩李沧
   第09版:专题
   第10版:广告
   第11版:公告
   第12版:法治
“数字贸易”精彩亮相,“青岛服务”牵手世界
青岛日报青岛日报聚焦03“数字贸易”精彩亮相,“青岛服务”牵手世界 2022-09-02 2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