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本报7月14日讯 近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根据评估结果,青岛自贸片区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各项制度创新有效培育了外资外贸发展新动能,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五大产业加快聚集,法治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生态宜居环境持续改善。
青岛自贸片区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共包含 5 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96 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别是政务服务环境、外资外贸环境、生产要素环境、法治保障环境、宜居宜业环境;二、三级指标借鉴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参考青岛自贸片区定位与发展特色进行设置。
评估结果显示,青岛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报告 2020》发布的评估结果为参照,结合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 2018-2020数据校准报告》中的数据调整,青岛自贸片区综合营商环境便利度模拟国际排名第 27 名,多项指标进入前十。
其中,片区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和执行合同 3项指标模拟国际排名进入前10 名。开办企业方面, 青岛自贸片区企业通过“青岛市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仅需2个流程、3.5天即可完成开办,国际模拟排名第六。获得电力方面,青岛自贸片区通过告知承诺制的方式即时办理占挖道路备案,外线施工可同时进行,低压供电全程仅需 2 个流程,耗时 3.5 天,成本 0元,国际排名第九。执行合同方面与全国各地情况趋同,司法体系较高的执行效率在青岛自贸片区得到较好落实。
此外,登记财产、保护中小投资者、跨境贸易3 项指标模拟国际排名进入前50名,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包含在金融服务指标中)、纳税、 办理破产4 项指标模拟国际排名分布于第50至110名间。
《白皮书》显示,经第三方评估,青岛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务服务、外资外贸、生产要素、法治保障以及宜居宜业五大方面建设发展和优化提升,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落户和生产经营环境。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带来的是市场经营主体和产业的加速集聚。据悉,青岛自贸片区已逐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五大产业创新“双招双引”落地各类过亿元项目 63 个,签约 120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到 1012 亿元。建成 11 个产业发展平台,新增 63 个过亿元项目,2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片区,62 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区内设立企业。挂牌以来,青岛自贸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06 万户、累计新增纳税主体 1.15 万个,分别是片区成立前存量的 1.15 倍和 1.04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