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4:常青树
~~~各区市丰富老年人助餐服务供给 制定助餐补贴政策
老年人乐享美好“食”光
各区市丰富老年人助餐服务供给 制定助餐补贴政策
志愿者在一念日善堂厨房里为老人准备饭菜。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
铺集镇松园村孝老幸福大食堂里,老人们正在就餐。
扫码收听 本版有声新闻
扫码加入 早报银龄俱乐部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保障广大老年人吃饱吃好,是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将老年人就餐问题当成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过不断努力,广泛覆盖、便利可及、平价优质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日益成熟。据了解,除了青岛市级补贴,岛城多个区市也制定了区(市)级助餐补贴政策,丰富老年人助餐服务供给,让更多老年人从中受益,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让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胶州市铺集镇松园村孝老幸福大食堂

  7月27日中午,胶州市铺集镇松园村孝老幸福大食堂里,村里的老人们正在就餐。71岁的张道胜看到记者拍照,停下筷子笑着看向记者。他盘里的菜一荤一素:土豆炖猪肉,白菜炖豆腐,主食是两个馒头。张道胜有一个儿子在本村务农,两个女儿出嫁到外村。他和老伴自己过,不愿意忙活做饭,周一到周五就到村里大食堂来吃饭。“俺村的这个大食堂办得真是好,给俺老两口和村里的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我双手点赞!”张道胜真诚地说。“这一荤一素我们吃着正好,还好消化。”“老年人最怕油腻,食堂考虑得很周到,口味很清淡。”吃饭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吃完饭后,老人们都没有马上离开,待服务人员收拾好饭桌,大家凑到一起聊天,有说有笑,聊聊村里的事情,听工作人员讲讲健康知识——幸福大食堂又变身“议事厅”“小课堂”。

  “建设以助餐为主要功能的养老服务站,是胶州市今年的市办实事,我们一定要做好!”7月25日下午,胶州市全市养老助餐服务现场会在铺集镇召开,胶州市相关领导以及各镇街相关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参加会议。会上,铺集镇介绍了养老助餐服务工作取得的经验,标准化建设运营示范点也在众人的掌声中揭牌。据了解,胶州市9月份将完成119处养老服务站建设任务,让更多老人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据了解,今年4月份,胶州市政府出台了《胶州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措施》,制定了支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八项政策,其中老年人助餐服务补贴政策是财政必须支持的政策。建设以助餐为主要功能的养老服务站也被列为今年市办实事任务。

  现场观摩的铺集镇铺上四村、沙河村、巩家庄村、松园村四个农村助餐点,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提供了发展农村助餐服务的有益经验。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助餐点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厨房里设施一应齐全,老人就餐时还可以观看电视节目,边看边吃边聊天。“我们为老人提供的饭菜充分考虑到营养搭配,也考虑到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在松园村居民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一周食谱主副食都会提前预告,让老人们做到心中有数。

  养老助餐实招频出

  各区市因地制宜打造助老餐厅解决吃饭难题

  这家餐厅免费供应助老餐

  一念日善堂每天迎来70位老人就餐

  位于李沧区沧口街道正定四路8号的一念日善堂是一家公益餐厅,专为七十岁以上的孤寡、独居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今年是餐厅营业的第三年,目前有70位老人每天来餐厅吃饭。

  “餐厅给每一位来吃饭的老人建立档案,哪天谁没过来,我们的志愿者都会打电话关心一下。”秦玉波是李沧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念日善堂负责人,说起成立餐厅的初衷,他坦言是源于一颗公益之心,“老人们变化很大,从起初十分拘谨到现在载歌载舞,他们真的把这里当成家了!”据介绍,餐厅的志愿者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七十多岁,从个人到团体,大家都会定期到餐厅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志愿者们已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9000余人次。

  “其实老人们缺的不是钱,更不是这一份饭,而是能有人一起聊天说笑。”年纪大了图个陪伴,图份关爱,正是看到老年人真正的需求,秦玉波坚定要把餐厅开下去的念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坐在这个餐厅里吃饭的老年人。”

  新闻延伸

  为了让老年人吃饱吃好,各级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采取措施助推养老助餐健康发展。有的街道联合专业机构建设助餐服务站;有的街道指导物业发挥贴身服务优势,打造助老餐厅;有的街道则拿出最核心的“黄金位置”来布局助老食堂。

  今年4月26日正式启用的李沧区沧口街道“咱家厨房”养老助餐配送服务站,是李沧区沧口街道积极引入的首家养老助餐配送服务站。这个“厨房”辐射辖区14个社区,为不方便做饭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价格实惠、品质可靠的营养餐食。

  为城阳区青特城小区服务的汇豪物业,主动寻求外部资源,与紧邻的“三禾馅饼”餐厅在助老养老服务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青特汇豪物业首家助老餐厅。餐厅秉持卫生、方便、价廉、安全的服务原则,餐品荤素搭配,着重配合老年人口味,满足了小区老人们的“吃饭”需求。老人在这里就餐的价格不贵,60岁至69岁的老人每餐8元,70岁至79岁的老人每餐7元,80岁以上老人每餐6元,低保家庭、城乡特困的老人只需2元就可以吃上一顿营养午餐,有些生活非常困难的老人,餐厅还不收费。

  城阳区万科魅力之城小区,现由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提供物业服务。小区共有业主2912户,其中老年人口约占六分之一,对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最为迫切。2020年,魅力之城物业服务中心通过小区议事会、恳谈会和入户走访等多方面征集民意,运用“红色管家”契约化共建单位优势,吸引社会力量先后投入80余万元,联合中城路社区建设了魅力助老餐厅,并面向周围两公里内社区开放,最多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就餐,满足了独居老人“足不出户”吃上“热乎饭”的需求。

  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在街道、社区办公用房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新建成的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拿出一部分建设了助老食堂,每天可以为近300人次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为了选取老年人“便利可达”的助老食堂运营点,街道直接租了位于海口路33号麦岛家园的商业网点。“好地方给我们带来了络绎不绝的人流,目前有3000多名会员前来就餐。”负责运营此处助老食堂的企业负责人胡园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老年人就餐要守牢安全底线

  老年人属于身体素质较差,行动不便的群体,保护老年人助餐安全极为重要,是各助餐机构必须守牢的底线。胶州市要求,各镇(街道)要督导助餐机构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情况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机构内增设扶手、防滑垫、轮椅斜坡等适老设施,让老年人便利用餐、安全用餐。助餐机构要具备专业资质,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条件,落实食材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食品安全制度,配置消防和“互联网+明厨亮灶”设施设备,确保助餐安全不出问题。

  “为避免村与村之间攀比,按照‘兜底’保障吃饱吃好为原则,明确就餐标准,杜绝资源浪费,防止贪大求全,而让养老食堂失去可持续性。”铺集镇镇长孔浩介绍,在这方面,各助餐点实事求是,明确三个标准,既要保障运营质量,又要保证食堂能够开得下去,长久运营。据了解,三个明确当中,一是要明确价格标准;二是要明确饮食结构标准,就餐标准为一荤一素一粥,包括十几类易消化、易吸收食物标准化菜谱,让老人吃得舒心;三是明确健康标准,饭菜以清淡为主,在制作过程中注重少油、少盐、少糖,让老人吃得放心。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铁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03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04版:青岛啤酒节 醉美西海岸
   第A05版:教育
   第A06版:大爱青岛
   第A07版:青岛面孔
   第A08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9版:请拨82888000
   第A10版:深读
   第A11版:警戒线
   第A12版:健康
   第A13版:医声
   第A14版:常青树
   第A15版:倾诉
   第A16版:天下
老年人乐享美好“食”光
青岛早报常青树A14老年人乐享美好“食”光 2023-08-01 2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