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要建在哪?一共多少层?什么户型?”“小区内的绿化怎么样?要尽量多给孩子们留出些玩耍的区域。”“我年纪大了,我想知道附近有没有医院、养老院。”8月中旬召开的一场安置房规划设计讨论会上,李沧区东南渠社区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与规划设计单位探讨起安置房规划设计问题。
安置区怎么建
开会一起讨论
今年以来,在李沧区每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像这样由居民代表、评估公司、律师团队、规划设计单位一起参加的讨论会都会召开很多次。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居民说了算。
城中村改造,设计得好不好,作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很多人都想发表一下意见。李沧区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强化为民理念,最大限度采用居民合理建议,把“不与民争利、让利于民”贯穿改造始终。
在征迁补偿中,李沧区始终优化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在项目选址上,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的黄金地段用于安置房建设;在户型设计上,李沧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全力设计符合居民意愿的多户型布局,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让人民群众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最大受益者。
通地铁迁机场
发展机会来了
旧村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也是一次产业迭代升级的机会。流亭机场搬走了,限高没了;地铁1号线通车了,出行更方便了……近年来,东南渠社区所在的李沧北部片区迎来了新机遇。
近年来,李沧区把握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快推进青钢片区、碱厂片区等产城融合项目,建设高效集约、职住平衡的胶州湾科创新城,让李沧北片区快马加鞭进入“更新”的浪潮中。
李沧区公开招标选聘技术力量雄厚、设计经验丰富、规划设计理念新颖的专业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一个账本算大帐”,采用“一级征迁整理、二级配套提升、三级滚动开发、四级产业导入”的多级联动开发模式,统筹考虑旧改盈亏平衡和产业能级提升,将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以长期产业收益支撑区域长远发展。
一边改造社区
一边修路配套
包括东南渠社区改造在内,李沧区实施的每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均按照基础先行、配套优先的原则,配套学校、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安置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居便利社区——在李沧东部,炉房社区居民2017年回迁后,占地21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000多平方米的李沧区世园综合服务中心开建,可以满足广大群众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需要,还能方便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治疗、体检、康养……
“安置房建设,事关百姓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李沧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李沧区持续把安置房建设作为优化城区环境、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抢进度、精准发力破难题、力排万难促安居,以经得起检验的好品质,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有一种幸福叫安居在李沧”更加真实可感。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