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6:城事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节能环保不担心堵车 顺畅准时还省钱~~~今年8月以来青岛地铁日均客流176万人次 达到开通运营近8年以来峰值
节能环保不担心堵车 顺畅准时还省钱
地铁成网,让市民改变了出行习惯
今年8月以来青岛地铁日均客流176万人次 达到开通运营近8年以来峰值
地铁深刻影响市民出行习惯。
地铁成了越来越多市民出行首选。
封永忠选择地铁上下班。
公交、地铁两网不断融合。

  每天早晨8时,家住人民路抚顺路附近的张涛,会准时出门,步行走到地铁站后,乘坐1号线在台东站换乘2号线,8时40分前抵达位于石老人海水浴场附近的凯旋商务大厦上班。不用担心堵车,也不愁如何停车,夏有清凉冬有暖风,惬意的地铁出行深刻改变着张涛的出行习惯,除非有急事或需要远距离出行,轻易不动私家车。去年年底,随着地铁4号线的开通,我市地铁线路开始成环成网运行,今年8月以来,青岛地铁日均客运量176万人次,达到青岛地铁运营近8年以来的峰值。从今年表现来看,青岛地铁前8个月的总客运量接近去年全年数据。

  出行准时,不用担心拥堵

  封永忠是公交崂山三分公司的一名安全员,为了孩子上学,两年前搬到了错埠岭附近居住。说起自己的出行变化,封永忠直言“太方便了”。去年年底4号线开通前,封永忠要么坐公交要么开车前往位于深圳路辽阳东路附近的办公点。如果选择坐公交,他需要先坐车到福州北路停车场车站,换乘一趟线路转到辽阳路,然后再换乘一趟线路。来回换乘不方便不说,沿途还要经过多个堵点。每天早高峰上班,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时间。“平时还好说,雨雪等恶劣天气在车站等车就比较难受。”如果开私家车上下班,能少花不少时间,但费用较大,且所住的错埠岭附近停车资源严重不足,每天回家为了停车就要绕着小区转好几圈。“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地方,只好停在路边,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起来赶紧挪车,以免被罚。”封永忠说。

  变化从去年年底开始,地铁4号线开通后,封永忠果断选择放下私家车。从其住处到地铁错埠岭站,步行不用5分钟。每天清晨,他步行前往,半小时左右就能到达辽阳东路车站,下车后走三分钟左右就能到单位。“夏天进了地铁就很凉快,时间有保障还不用担心堵车。”封永忠告诉记者。

  步行赶地铁就当健身了

  和封永忠不同,张涛更早享受到地铁出行所带来的便利。张涛的工作单位,紧邻石老人海水浴场。旅游旺季,周边人流如织,停车资源异常紧俏。即使有地方停车,因为人流往来,想要开车外出时也要耗费不少时间。有那么一段时间,单位对面的健身房推出活动,办理年卡可以免费停车。为了能停下车辆,张涛花钱办了一张年卡。激情消退后,就很少进去健身,年卡的主要功能就变成了停车。

  地铁1号线开通后,张涛就放下了私家车。从住处到地铁站点,步行只需3分钟左右时间,先乘坐地铁1号线,在台东换乘地铁2号线,到石老人下车后步行3分钟左右就能到单位。“每天在路上走走,就当是健身了。”张涛告诉记者,从住处到单位,公交车有362路,可因为经过辽阳路、海尔路等几个地点,用时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有了地铁,每天只需40分钟左右时间。出去应酬、约会时,也不用担心停车问题。

  家住人民路温州路附近的栾小岩,每天清晨都会坐地铁1号线在海泊桥换乘4号线,到辽阳东路下车后步行到单位。“家附近的停车位比较抢手,每天都要为停车发愁,有了地铁就省事了,不仅能省下油钱,也节省时间。”栾小岩告诉记者,岛城现有地铁线路,他几乎坐了个遍。栾小岩的父母退休在家,每次有新地铁线路开通,他们都喜欢去尝尝鲜,而他就会利用休息时间陪着老人一起坐。

  地铁客流创八年来新高

  地铁因为其拥有专属路权,具有准时、便捷等特点。随着4号线的开通,我市地铁运营线路达到了7条、运营里程达315公里。越织越密的地铁线网,让青岛处处充满蓬勃活力,也深刻影响着市民的出行习惯。如今,在市区出行时,栾小岩首先想到的就是地铁线路。

  记者从青岛地铁获悉,地铁客流迅猛增长的势头在今年春运过后就已经有所展现,2023年青岛地铁单日客运量已先后11次创历史新高,五一假期期间更是达到了224.43万人次。为应对今年全新的客流形势,青岛地铁采取“客流日常监测分析,行车动态优化调整,运力适度超前储备”的方式对线网运输安排进行持续性优化。目前1、2、3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均压缩至2分30秒左右,高峰满载率始终保持在80%以内,确保高峰“来车即走无滞留”,让乘客每天的乘车用时相对稳定,节省通勤和候车时间。

  8月以来,青岛地铁日均客运量176万人次,达到青岛地铁运营近8年以来的峰值。2022年青岛地铁线网总客运量2.8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77.51万人次。从今年表现来看,青岛地铁前8个月的总客运量将接近去年全年的数据。

  公交和地铁两网不断融合

  目前,青岛地铁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了48%,骨干交通作用正逐步凸显。为方便市民出行,实现公交和地铁两网融合,我市交通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现有地面公共交通的站点布置。

  地铁水清沟站位于四流南路金华路路口,路口交通较为复杂,车流量较大,且水清沟片区居民出行量大,乘客换乘需求多,为满足部分群众近距离换乘需求,做到下了地铁就是公交的“无缝衔接”,28日我市迁移金华路四流南路双向公交站点。金华路四流南路站有7路、21路、416路、637路4条公交线路,原站点双向距离水清沟地铁站约180米,迁移之后双向公交车站与地铁站距离约50-80米,步行约半分钟即可到达,极大缩短了换乘距离。与此同时,还增设四流南路金华路公交站点。新增后,南向北方向距离水清沟地铁站约60米。同时,北向南方向的四流南路萍乡路站点于7月11日新增,距离地铁站约70米,方便市民在水清沟地铁站换乘地铁1号线。

  为加强与地铁1号线的衔接,除地铁水清沟站外,8月8日四流南路的南向北公交中心医院站北移120米增设分离车站,方便市民换乘地铁中心医院站,同步解决了原站点停靠线路多、车辆集中进站易造成道路拥堵问题。作为未来地铁4号线、5号线换乘站的地铁昌乐路站,目前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点约270米,28日起新增华阳路滨县路公交站点后,换乘距离将缩短为约20米,几乎实现了零距离换乘。

  8月10日,在地铁南宅科站外,双向新增“南宅科地铁站”公交车站,有乘车需求的居民可在1分钟内换乘。

  记者从城运控股集团获悉,今年以来,该集团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推进公交与地铁两网融合工作。截至目前,与地铁衔接的公交线路已达196条。如今,地上、地下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顺畅出行提供了条件。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实习生 柳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3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4版:记者直击
   第A05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6版:城事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7版:城事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8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9版:资讯
   第A10版:教育
   第A11版:教育.关注
   第A12版:小记者行
   第A13版:热点
   第A14版:开学
地铁成网,让市民改变了出行习惯
青岛晚报城事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A06地铁成网,让市民改变了出行习惯 2023-08-31 2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