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乘地铁,体质热的人不会大汗淋漓,体质凉的人也不会瑟瑟发抖。“神奇”现象背后,是青岛地铁“冷暖车厢”服务为市民提供的“同车不同温”模式。它的主导开发人,就是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中心车辆检修工、高级技师——王继强。从小爱好火车的他,与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青岛地铁集团的一名“地铁医生”,将青岛地铁安全运营视为自己的“圆梦工程”,始终把工作岗位当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平台,用心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用严谨和细致诠释着青岛地铁人的企业情怀。
从小就是一名“火车迷”
初见王继强,他正埋头在电脑桌前,认真做着研究。王继强表情严肃、精瘦干练,一双布满老茧、粗壮有力的手,见证了他多年来的车辆检修时光。1976年,王继强出生在山东莱芜,他的父亲是青岛人,父母都是莱钢工人。1994年,王继强从技师学院机车检修专业毕业,顺利进入了莱钢。“钢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运输铁矿石等物料,因此钢厂也有火车和轨道。”初进莱钢,王继强接触的是蒸汽机车,没几年就换成了内燃机车,更晚一些则是电力机车。也正是经历了这么多车型,让王继强积累了丰富的车辆维修经验。
机车检修工作,整天和各类油渍打交道,看上去又脏又累,王继强却干得不亦乐乎。因为爷爷奶奶家在青岛,小时候逢年过节,王继强都会跟着父母,乘坐火车往返莱芜和青岛。那时候,他就对火车产生了兴趣,成了一名“火车迷”。车轮和铁轨碰撞的声音、眼前倏忽即逝的风景,都在脑海中刻下了深深印记。由此,王继强痴迷于所有与火车相关的东西,天天想去看火车、追火车。父母为了满足他这个“火车迷”的愿望,会多花一些时间陪他坐火车回青岛。“从小喜爱、迷恋火车,后来接触到地铁,又被地铁深深吸引,正是这份热爱让我走到了现在。”王继强说。
王继强的父母从莱钢退休后,都回到了青岛。2015年8月,岛城首条地铁即将开通,正是需要精兵强将之时。彼时已拿下不少机车检修行业荣誉的王继强,义无反顾选择参与到家乡的地铁建设。
主导攻坚解决同车不同温难题
作为青岛地铁首位高级技师,王继强心系乘客,围绕提升车辆服务品质,主导开发《3号线电客车客室温度差异供冷项目》,通过设“冷暖车厢”,并根据乘车率调整温度,满足乘客夏季乘车的不同需要,有效提升列车乘坐舒适度。“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夏季天气炎热,如果地铁车厢只是一个温度,体热者可能感觉不到凉,体凉者又觉得有些冷。”王继强告诉记者,要解决这个问题,摸清车厢载荷最为关键。坐在办公室里,想象不出载荷情况。王继强和班组成员一道,放弃休息时间,高峰时段下沉到各个主要地铁站点,查看客流情况。回到工作室,王继强就开始汇总分析这些数据。就这样,用了一两个月时间,由他主导开发的项目,解决了夏日地铁车厢温度“众口难调”的难题。除了在3号线运行,目前这一技术也在地铁1、2、4、8号线运用,通过提供“冷暖车厢”服务,以“同车不同温”的模式满足不同乘客差异化需求,让乘客既不会大汗淋漓,也不会瑟瑟发抖。
地铁3号线客车客室温度差异供冷项目,只是王继强刻苦钻研的一个缩影。进入青岛地铁以来,他针对11号线电客车车体氧化发黄现象,主导不锈钢车体氧化层清除技术攻关,车体容貌又焕然一新。他参与《磁牵引传动系统短路故障诊断及故障后续运维能力研究》项目,电机短路故障运行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列车故障后运行速度可维持在60km/h以上,突破制约永磁牵引运行的关键技术环节,节能效果在15%以上,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减少70吨以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刻苦钻研让国外厂家折服
作为技师工作站的核心成员,王继强深度参与了平台搭建。工作站围绕地铁运营公司运营保障创新创效,研发的创新项目在深圳地铁、上海地铁等多家行业内企业推广应用。他还先后参与实施了5项公司级科研项目,组织开展技术改造项目43项,QC质量管理攻关课题5项,形成科技论文6篇,疑难故障研究22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并应用于地铁车辆检修生产中,有效提升了地铁车辆的检修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节约检修成本及创效近百万元。
保障地铁车辆运营,加班加点抢修设备故障是家常便饭,但他不仅仅满足于把故障修好,更在意如何从源头上把问题解决。2019年,3号线某列车发生牵引电机超温故障,厂家给出的解释是轮径差较大引起电机温度过高。一个牵引电机的温度为何与轮子直径有关联呢?王继强拿出周末整整一天的时间,将全部列车的轮径数据一一进行核对,满屏的轮径数据看得眼都快花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出了相应的规律,提出进一步的观点,得到了厂家的认可和赞扬,为后续故障的彻底解决提供了更为翔实的数据支撑。
采访时,王继强正忙着两个项目,其中地铁2号线乘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即将上线,地铁车辆功率模块寿命分析则处于前期紧张准备阶段。“地铁车辆功率模块寿命分析项目,成功后预计可以节省可观的费用。”王继强说。
作为连续两年在地铁集团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内训师,王继强乐于将自己多年经验结出的硕果与大家分享,相继开发《电气故障处理三板斧》等技能提升课程。他积极参与“导师带徒”活动,徒弟孙海涛获“第七届青岛市首席技师”称号,赵军帅获“青岛市技术能手”称号。他先后给重庆轨道交通、广州城轨学院线上授课,多次前往山东职业学院、青岛技师学院授课,总计超3000人次受训。在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讲师大赛中,王继强荣获二等奖,被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聘为培训师。多年来,王继强在基层一线用心、用情、用力擦亮“敬业奉献”的个人名片,事迹多次出现在青岛市百姓宣讲比赛等活动中,他个人也先后获得青岛市有突出贡献技师、青岛市首席技师、青岛市职工创新能手、青岛工匠等荣誉称号。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相关链接
“青铁工匠”品牌叫响全国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观发告诉记者,青岛地铁集团全面匹配城市发展战略,锚定“双一流”发展目标,聚力“三六五”发展战略,搭建以创新为引领的“1+6”目标体系和保障体系,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以落实好“一匠五创”为支撑,以群众性创新活动为载体。结合班组建设这一夯基工程,搭建具有青岛地铁特色的“百花齐放、一枝独秀”的劳模工匠梯队培育选树机制。
地铁集团充分发挥工匠“传帮带”作用和师徒带教的优势,进一步健全促进全员技能不断提升的制度机制,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激发全员热情,努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青铁工匠”品牌,已呈现出全员赶学工匠、争做工匠、创新创效的积极态势。
近年来,先后涌现出齐鲁工匠1名、青岛大工匠3名、青岛工匠6名、创新型班组2个、职工创新成果奖2个,地铁集团获2022年度全员创新企业。目前,地铁已形成公司竞相创新、职工人人创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