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最后直至博士,这样的学历成长路径已经不再稀奇。但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常规的学历通道中选择逆向而行,已经拥有博士、研究生、本科学历,却选择“回炉”再造,攻读成人本科学历。重回校园,他们不为学历证书,不为升职加薪,仅仅是为了实现搁置多年的心愿。记者从青岛开放大学了解到,这样的学历“反向操作”现在不在少数,学校新开设的书法等本科专业吸引了不少高学历人群“回炉”再造。
博士重返校园学书法
2022年,青岛开放大学书法专业正式对外招生,但令书法专业负责人刘飞云没有想到的是,新专业吸引了几位高学历学生前来报名。统计发现,班里来了一名博士、两名研究生,有本科学历的学生更是普遍。刘飞云说:“他们本来就有很高的学历,已经工作多年,但对于学业非常重视,无论是对待课堂还是作业都一丝不苟,积极参与班里的各项活动。”
今年40岁的朱亮是青岛开放大学书法专业的学生,也是一名公务员,此前最高学历是大学本科,因为自幼爱好书法,得知青岛开放大学开设书法专业后便报上了名,希望能接受更加专业、协同的书法教育,也让自己的书法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朱亮告诉记者,工作多年以后,重新返回校园的心态和十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现在就是希望能通过青岛开放大学的平台获得更多与书法名家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朱亮平时工作繁忙,但他仍要抽出时间来上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回炉”学生有四大特点
专业开设之初,面对众多的高水平学生,刘飞云还有些忐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刘飞云发现,自己此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不用督促大家上课,不用催促大家交作业,很少会有同学“旷课”或不交作业。
书法专业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为了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刘飞云组建了班级微信群,定期在微信群内举办书法展。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大赛和展览,以赛促学提升同学们的书法水平。
刘飞云发现,书法专业的学生们有四大特点,首先是学历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十分普遍,但因为爱好书法并且想接受专业的训练,他们选择重回课堂学习书法。第二是学生们都有一定社会地位,尽管如此,面对学生们交上来的书法作品,刘飞云同样会指出问题,帮助他们进步。书法专业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大,春季班平均年龄为38.7岁,秋季班的平均年龄则达到了44岁。刘飞云还注意到,书法班里女性比男性要多一些。
在刘飞云看来,未来,高学历人群“回炉”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在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将成为大势所趋。人们对知识有着更高的需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到校园“充电”。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