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8:财智
~~~业内专家表示“真金不怕火炼” 建议投资者可分批适量购买实物金或积存金
新闻资讯~~~
~~~
青岛金融监管局高标准打造金融消费者教育示范基地~~~
~~~权威 快捷 省钱
~~~
青岛金融监管局高标准打造金融消费者教育示范基地
金融深度体验 知识触手可及

  “妈妈把我的压岁钱存起来了,我能要利息吗?”在青岛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的研学课堂上,青岛市合肥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提问引发阵阵笑声。讲师赛赛耐心解答:“这要看有没有提前约定,如果只是请妈妈保管而非投资,主张利息就不合理哦。”

  这个场景,正是青岛创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一个生动注脚。作为青岛金融监管局重点培育的面向社会公众常态开放的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场所,青岛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挂牌开放以来,已直接触达消费者20万人次,覆盖消费者超百万人次,先后入选首批“青岛市消费教育(体验)基地”、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投资者同行陪伴基地案例选编》。

  “智慧+体验”打破知识宣教壁垒

  步入位于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青岛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科技感迎面而来。这个建筑面积超千平方米的金融知识“实景课堂”,在科技加持下正重塑金融宣教模式。17个主题展区犹如金融知识“魔方”般错落有致,智能验钞机、虚拟交易平台、游戏软件等设备有序分布,构建出一个虚实交融的学习空间。

  青岛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从设计之初便对标国家级标准,不仅配备专业讲解团队,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让金融知识真正的入脑入心,实现金融知识“无差别化”传递。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充分印证,去年9月,青岛市聋校师生在基地开展研学,基地讲师给听障学生演示验钞机识别假币的灯光信号,通过技术模拟诈骗场景,让他们享受到了平等的金融教育服务。

  “引进来+走出去”实现全年龄段守护

  基地讲师赛赛分享了她周末一天的日程表,9点接待老年大学开展智能应用专题培训,11点为建筑企业员工开设反诈讲座,下午2点为小学生开设财商课程。“每个群体都需要定制化课程。”她深有感触地说,“青少年要树立正确财富观,中年群体需提升理财能力,老年人更要掌握数字化技能。金融教育已成为贯穿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多做一分,群众就多受益一分。”

  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近年来,基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轨运行机制。对内,与驻青高校和中小学校合作探索“六个一”学生实践体系,探索“基地+课堂”研学模式,累计举办“学员论坛”“宣教微沙龙”等研学参观活动数百场。对外,由专兼职讲师20余人组成金融消保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校园、乡村开展“消保县域行”“小小银行家 点亮金融梦”“爱老助老 智享金融”等专题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滴灌。

  数据显示,基地建成以来,已接待参观者万余人,开展义务宣教活动400场次,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图文500余篇,触及消费者超百万人次。

  “线上+线下”塑造高品质宣教体系

  基地负责人说:“我们建设基地的初衷,是通过参观游览和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参观者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深刻体悟红色金融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该基地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宣教产品,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教育的统一。

  在线下,基地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的课程体系。面向青少年的“财商养成课”;银发一族的“筑爱夕阳防诈讲堂”等30多个主题课程。23种珍贵货币实物与600余张历史照片共同勾勒出金融发展的壮阔画卷,配合“一屏万卷”数字系统,数百万字金融史料焕发新生。

  线上,基地微信公众号打造的“金融知识”“风险提示”等栏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漫画等形式,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数百篇原创作品的推送,使金融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真正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望未来,青岛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持续打造公益、开放、专业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教育平台,着力构建‘大消保’格局,帮助社会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传递金融为民正能量。”                徐 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聚焦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幸福市北
   第07版:幸福市北
   第08版:财智
金价“上蹿下跳” 预期“一路攀高”
部分银行再次下调存款产品利率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重返“3字头”
金融深度体验 知识触手可及
挂失声明
公告
青岛日报财智08金融深度体验 知识触手可及 2025-04-10 2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