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2:要闻
~~~——二○二五年二月十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二○二五年二月十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二○二五年二月十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段连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坚持“三三四”思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忠诚履职,奋勇争先,各项检察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检察力量。

  一、致力于强化政治建设,铸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牢记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夯实忠诚根基,坚定正确方向。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理论武装,严格“第一议题”制度,组织政治轮训8200人次。一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制定贯彻落实措施33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和请示报告制度,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出服务保障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10个意见142项措施;“三维融合”护航创新驱动发展获评最高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十佳案例”。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推动检察理念转变提升,把“三个善于”融入司法办案。推动办案模式转变提升,构建高质效办案标准体系,2起案件获评全国指导性案例,实现历史性突破;106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为全省最多。办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03人。推动业务监管方式转变提升,创新案件质效全过程管控模式,最高检推广。

  弘扬检察职业精神。倡树求真务实、担当实干,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2211件、化解重点信访237件;承担11项试点任务,10项改革创新成果入选青岛改革案例,“一站式”诉讼机制获评最高检检察改革“十佳案例”。深化“一院一品”培育,检护上合、检护自贸、检护海洋等品牌优化提升,“正义海燕”获评全省十佳检察文化品牌。强化典型激励,118个集体、206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215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二、致力于服务发展,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制定检察护企35条意见,最高检发布首批检察护企5件典型案例,青岛2件入选;全省检察护企“三优”评选,我市获评领域全覆盖、数量第一。

  深化服务保障机制。完善联系走访机制,推进“链长+链主+检察长”制度,走访企业852家,解决法律问题1170个。检察护企数字化高质效办案平台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优秀案例;“法安百业·检润企心”被省检察院评为检察护企优秀品牌。完善全链条打击、全方位保护机制,依法办理涉市场主体案件1500件,对企业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383人,联合市司法局出台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管理意见10条,惠及企业417家、稳定就业1586人。完善以案促治机制,结合办案发出检察建议86份,联合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法治宣传及邀请旁听庭审2.5万人次。办理全国“环评报告造假入刑第一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突出重点护航发展。围绕检护上合、检护自贸,设立“企业家驿站”“检贸微站”,办案399件,解决企业诉求600余项。围绕检护企财,严惩企业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216人,增加37%。围绕检护海洋,联合宁波、舟山等地海事法院、检察院签订全省首个跨省域海洋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办理涉海案件214件,增加1.3倍,追缴生态修复金1174万元,督促清理河道、海域等7500亩。围绕检护知产,办案239件,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市检察院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围绕检护生产安全,起诉危害安全生产犯罪15人,深入101家企业警示教育,整治安全隐患1116个。围绕检护金融安全,严惩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1927人,增加21.8%。创新涉企金融开户风险精准防范机制,获评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最佳实践案例”,省政府推广。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维护市场化营商环境,修订服务民营经济等42条检察意见,依法打击串通投标、网暴伤企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1210人。聚焦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纠正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案件23件,涉案金额1.9亿元;办理涉企民事检察案件392件,增加8.8%;办理涉企行政检察案件196件,增加1.4倍。聚焦维护国际化营商环境,办理涉外案件102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三、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市检察院出台检护民生37条意见,做实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全省推进会介绍经验。

  突出解决急难愁盼。围绕维护安全稳定,依法批捕刑事犯罪3618人、起诉10108人。依法从重从严惩治重大恶性犯罪,常态化扫黑除恶,有力震慑犯罪。对轻微刑事犯罪宽适度,一审服判率97%,刑事和解900人。围绕“舌尖上”安全,严惩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犯罪147人,办理公益诉讼28件。围绕“钱袋子”安全,与市公安局建立反电信网络犯罪与公益诉讼衔接机制,严惩集资诈骗、电信诈骗等犯罪1582人,整治违规办“两卡”等问题。

  加强重点人群保护。解决劳动就业忧心事,制定保障劳动者权益10项检察举措,支持起诉398人。办好特殊群体暖心事,起诉虐待、养老诈骗等犯罪281人,联合市残联等加强残疾人权益保护,修缮盲道、无障碍坡道等299处。携手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331人。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跟踪帮教479人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普法宣传29.6万人次。协同筑牢军人军属及英烈权益防护盾,办理涉军案件32件,《“检察蓝”守护“国防绿”“英烈红”》被最高检推广。

  强化涉农检察工作。推行服务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制度,确立联络员85名,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相衔接,办理涉农案件421件。助力守牢耕地红线,办理破坏耕地、林地犯罪和公益诉讼案件48件,推动复耕复种闲置撂荒耕地、基本农田3063亩,处置废弃农膜8万余平方米、农药瓶等7.8万个。助力乡村发展,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专项保护,办理制售假农药、假种子犯罪和公益诉讼案件68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因案致困的504名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87万元。

  四、致力于守护公平正义,强化法律监督。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刑事检察监督。加大刑事立案、侦查监督力度,监督立案、撤案428人,依法追捕追诉430人。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提出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41件。加大刑罚执行监督力度,组织对12个监管单位巡回检察。加大检察侦查力度,市检察院依法立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10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

  强化民事检察监督。深化运用调查核实权开展精准监督41条意见,提出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43件。开展民事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深层次违法专项监督,涉及3亿余元。部署虚假诉讼专项监督,依法纠正37件,涉案7700万元。

  强化行政检察监督。抓实行政诉讼监督,对行政裁判及审判、执行活动违法提出监督意见480件;创建多元化解机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7件。抓实行刑双向衔接,督促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3件,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抓实府检联动,联合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确定11项重点联动事项,办案648件。

  强化公益诉讼检察。办理公益诉讼502件,其中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86件,回复整改率99.7%;对发出公告或检察建议后仍未解决的,提起诉讼48件。联合市水务管理局整治非法取用地下水行为71起,封闭水井57眼,督促48家企业办理许可手续。协同市生态环境局抓实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开展替代性生态修复、耕地司法保护等普法教育2万人次。携手城市建设管理、税务等部门强化国财保护,办案17件。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加强公民信息保护,办案28件。

  引领社会法治风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办案,联合市委宣传部发布十起典型案例,用公正司法凝聚法治信仰。对公安机关撤案处理的一起正当防卫案,依法监督支持,协同释法说理,持续宣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对4起发案20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提请核准追诉,让正义虽远必至。对薛某某利用“抖音”恶意侮辱致母女二人重度精神创伤案,依法从严打击,昭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张某虐待未成年继女犯罪,既依法严惩,又通过变更监护权、转学安置、心理疏导等帮助被害人走出阴霾,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美德。

  五、致力于打造过硬队伍,深化全面从严治检。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教育、监督、管理多措并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抓好素质能力提升。落实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专业化团队、双导师培养机制,组织“百庭观摩、千庭评议”等活动196次,92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13人荣获省级以上业务标兵能手。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开展基层院建设三年提升行动。3个集体、9名个人获评全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坚持数字赋能监督,直接成案或协助办案3486件,10个模型被最高检、省检察院推广,2个模型获评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二等奖,2个基层院获评模型应用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

  强化检察权制约监督。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检委会、检察长、部门负责人的监督责任,检察官联席会研究案件4019件次,检委会审议疑难复杂案件257件。优化案件管理,推行“源头防范+集体把关+质效纠错”一体化机制,最高检推广。自觉接受监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等视察调研、监督办案1895件次;办结反馈代表建议、委员提案472件,与公益诉讼衔接转化59件;为律师提供阅卷、查询等服务4147次,公开听证988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专题读书班、专家辅导、参观纪律馆等127场次,开展警示教育和案例剖析30场次。自觉接受市委巡察,对照巡察反馈问题,逐项抓好整改,确保改到位、改彻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2个基层院获评全省“双无检察院”建设表现突出单位。

  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贯彻新时代检察理念还不到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入社会治理的深度不够;法律监督职责履行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2025年主要任务

  全市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省检察院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提供更加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更加坚定强化政治建设。

  二是更加有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三是更加高质效强化法律监督。

  四是更加聚力推进检察管理现代化。

  五是更加从严抓好队伍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青报聚焦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劳动者之窗
   第07版:未来教育
   第08版:城市艺术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青岛日报要闻02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02-17 2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