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 飞
本报9月2日讯 近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2023年以来,青岛着力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提质增效,目前已覆盖全市933万名城乡参保人,累计支出护理保险资金53亿元,培育了935家定点护理机构,为全市13万名失能失智人员购买了照护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和家庭规模的缩小,无法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数量增多,他们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量急剧增大。2012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护险制度探索;2016年,青岛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多年来,青岛持续推动长护险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长护险服务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失智人员,服务内容是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和功能维护,目的是切实减轻失能失智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以即墨区同济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为例,90岁高龄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塞后,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身上插了尿管、胃管等,没有医学常识的家属不知该如何护理。即墨区医保局启动失能失智等级评估,并安排新兴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人诊治、送药,护理员每周上门服务3到4次,为老人翻身按摩、开展肢体被动训练,定期为老人洗头、洗澡、理发等,还为家属讲解护理专业知识。享受护理保险的老人每月自付费用不到300元。
青岛将在长护险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定点护理机构协议管理,加大照护人员专业培训力度,重点提高照护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岛城失能失智人员和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