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
近日,有关招生、招聘环节出现“第一学历”歧视的话题受到关注。有关人士呼吁,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标准,着重对招生、就业等领域作出更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消除学生档案、求职简历“第一学历”概念,破除对学校“出身”的显性和隐形限制条件。
在招生和招聘中,“第一学历”时常被提及。比如有单位要求学生“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有的要求“第一学历”是双一流院校。即使有人硕士读的是九校联盟的名校,也无法消弭一些单位对他“专升本”经历的偏见,认为他的“第一学历”就是专科。
其实,教育部在回答网友“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这一问题时,给出了官方答复: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这则解释意味着专科生不必担心专升本的学历不生效,意味着不用担心高考“一考定终身”,即使在高考中出现失误,也有机会继续深造,达到更高的高度。
事实上,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
但现实中,即使有教育部出面解释、有中央文件“明令”,一些单位在招聘环节仍存在学历歧视的现象。
一个原因是优质岗位“僧多粥少”,“卡学历”可以简单粗暴地筛选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用人范围。所以为了在招聘环节更高效,部分单位不但看“第一学历”,还给“第一学历”增加更多的限制条款,比如要求求职者“第一学历”出自“双一流”高校。具体到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往往在招聘时有这种心态:漏掉一个潜在的人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有影响,可一旦破格录取的人员最终不适合岗位,那就是自己的失职。
另一个原因是一些雇主认为,“第一学历”是经过了小学、中学苦读积累的结果,含金量最高,能反映出毕业生的原始学习能力。硕士、博士毕业生数量增多的现实背景,让职场的学历门槛水涨船高。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培养了7000余万名学士、1000余万名硕士、110余万名博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国在学研究生达到388.3万人,而2018年这一数字是273.1万人。也就是说,在过去5年时间里,全国在学研究生数量增加了115万人。一些高校存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学历成色不足,导致部分用人单位转而重视“第一学历”。
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学历”都不应该成为阻碍个人进步的门槛。去年年底,“专科的风还是吹到了麻省理工”话题登上微博第一。从职业高中——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周信静一路逆袭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博士研究生,再次验证了只要足够努力,“起点低”的人也可以达到自己想要攀登的“高峰”。
不过,能够“逆天改命”的人毕竟是少数,在呼吁取消“第一学历”歧视的同时,学生也不妨对自己考研的动机有更理性的审视,如果仅仅把考研作为在就业市场上谋求“敲门砖”的机会,“性价比”可能越来越低。高考的成败无法定义一个人的一生,通过持续提升来丰盈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同时,不管身处哪一个阶段,都要有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要专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含金量高的奖项和扎实的工作经历永远是简历里亮眼的“高光”,甚至因为更贴合市场,更能反应个人综合素养,可能成为就业市场里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