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妮 文/图
一座座桥梁,实现了城市平面路网向立体交通的转变,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桥下空间往往处于“沉睡”状态。如何将这些空间变成城市公共环境的亮点?今年,市北区开展城市微更新综合整治提升,在2个多月内,12段桥下空间、33处地块相继转变成公共停车场、活力运动场地和绿色休闲步道,改造面积约8.2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停车泊位数2000余个,让桥下空间焕发新生机,变身高品质公共绿色空间。
瑞昌路立交桥滨海欢乐城段桥下,有一处面积约5300平方米的扩宽地带,因长期利用不足变成“被遗忘”的边角地带。经过市北区统一规划布局,该桥下空间南侧修建“滨海活力训练场”,占地面积约3018平方米,包含30个配套车位,场地内部设置28×15米标准篮球场1处,15×14米标准篮球场半场2处。北侧修建了社会车辆停车场地,面积约5579平方米,可容纳车位123个,还新建了1处公厕,为行人提供便利。紧邻桥体的周围,根据地形结构错落有致地栽种了各种绿色植物,并用鹅卵石铺装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小路,漫步其中,可以观赏到不同季节的景致。
位于胶宁高架桥下胶州路路段的浮岛公园,结合桥面及地面空间作景观布置与绿化提升,在满足人行交通的同时,兼顾居民休憩、观览以及城市形象展示等功能需求,把城市“边角空间”做成了“金角银边”,将人行系统与“空中花园”融为一体。
诸如此类被“唤醒”的桥下空间市北如今已有33处:胶宁高架桥下大连支路路段建成了彩绘地砖风格的口袋公园,新冠高架桥下新疆路路段打造了黑白砾石与各类苗木点缀的“海洋风”观景带;胶宁高架桥下延安路路段靠近青岛啤酒街的桥下不仅种植了绿植景观带,还有融入啤酒元素的卡通造型,成为又一处拍照打卡地……
“未来市北区将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继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因地制宜,不断学习优秀经验做法,提升桥下空间综合利用水平,让更多桥下空间焕发新活力。”市北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