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本报9月6日讯 “见缝插针”的鲜花绿地,堆放整齐的物料场地,随处可见的喷淋降尘系统……如今分布在青岛大街小巷的不少建筑工地,已经打破了人们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印象,工地“颜值”和“内涵”实现双提升,更加“洁序净美”。
走入位于市南区南京路1号的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机器轰鸣、焊光闪烁,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现场除了配备喷淋设备之外,工地防尘“黑科技”——巨型“天幕系统”也为建筑工地撑起了“绿色保护伞”,实现整个基坑施工场地封闭式管理,让工地告别“尘土飞扬”;市北区开封路的万科未来城配套学校项目,一排排新型装配式围挡整齐排列,一幅幅精美公益广告扮靓沿街风景,工地围挡成为传播文明风尚、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李沧区世园LC0605-142a地块项目,素混凝土色的内部道路和门口路面干干净净,时不时看到工人在洒水清扫,出场车辆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干净的漆面反射着阳光。
“以前说起建筑工地,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脏乱差’,但如今青岛的建设工地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扬尘越来越少,围挡也越来越靓,成了展现青岛特色、传播文明风尚的城市靓丽‘风景线’。”现在谈起建筑工地,一位市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市启动的城市管理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行动聚焦建设工地整治等13项重点任务,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自行动开展以来,聚焦建设工地整治,全市建设施工领域积极响应,立即行动,印发建设工地整治专项工作方案,细化整治标准,明确方法步骤,健全工作体系,召开专题会议,持续督导检查,围绕提升工地围挡及周边环境品质、加强工地出入口硬化、提升渣土车冲洗设施有效使用率等重点,全方位推动建设工地环境整治提升取得实效,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建设工地整体形象显著改观提升。
“下一步,全市建设施工领域将统筹开展建设工地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强化责任、精准施策,常态化开展检查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好整改复核验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