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京瓷推行的阿米巴经营方式曾经在中国的企业界非常流行。很多公司把它当作激发员工内在活力的“神药”,但实践下来,总难逃南桔北枳的尴尬。
多次复盘,人们发现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于稻盛所有的制度安排是立基于他创立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哲学之上。这套文化和哲学,被归结为敬天爱人,核心就是“利他”。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们要讲良心。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集体。别搞那么多小心思,我们是在给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这本《百术不如一诚》是《活法》《干法》《心》《阿米巴经营》等稻盛代表作的译者曹岫云的新书,聚焦的正是稻盛其人及其思想体系。其中提及的“成功方程式”被稻盛认为是自己哲学的核心,他一辈子就是按这个方程式办事的,也只有这个方程式才能说明他事业为什么成功。
这个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努力×能力。
“能力”主要指先天的智商、健康状况,包括运动神经、音乐细胞等,从白痴到天才,可从0到100打分;“努力”由自己的意志决定,从懒汉到劳模也可从0到100打分;“思维方式”就是价值观,它是矢量,有方向性,判断基准从极端利己到十分利他,可以从-100到100打分。这三者是相乘的关系。三者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一个人能力再强,热情再高,如果他一味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或者哲学混乱,三者相乘,那么他的人生就是绝对值很大的负数,并可能给他人、社会造成很大损害。
稻盛说,最初他认为能力、努力、思维方式这三要素是相加的关系,后来意识到只有三者相乘,才符合现实。开始时,他把“能力”放在前面,后来看到许多聪明人因思维方式错误而堕落,就把“思维方式” 放到了首位。
这个方程式说明人生很单纯,一共只有三个要素。只要把“努力”和“能力” 的分数做大,把“思维方式”的分数做正、做大就行了。人生就这么简单。
同时,这个方程式也说明人生很严峻,因为思维方式是变化的,如果它由正变负,就将导致整个人生的惨败。
稻盛认为, “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个是人格的侧面,正面的比如:公正、诚实、开朗、勤奋、勇敢、谦虚、善良、克己、利他等;负面的比如:不正、伪善、懒情、卑怯、傲慢、任性、浮躁、妒忌以及自我中心等。另一个是科学的侧面,就是“认识论”,就是收集各种外界信息,用头脑加以分析,从复杂现象中导出本质,据此制订计划,然后实行。在实行中继续收集信息,再分析,并对照计划,做必要修正,然后再实行这样一个循环,简单讲就叫“实事求是”。先是正确认识事物,然后是拿这种正确认识去改造事物,或创造新的、美好的事物。
人格侧面和科学侧面相辅相成。稻盛说:“充满利己的人心目中只呈现复杂的现象,利己的动机势必模糊问题的焦点。”也就是说利己主义者不可能始终“实事求是”。
他说,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时候事情本身很简单,但因为当事人有私心,又要掩饰私心,掩饰真相,所以事情就会复杂化,人际关系也因此复杂起来,变得棘手,难以处理。因此一个人格高尚、心地纯洁的人,不受私心蒙蔽,就容易看清事实真相,看出事物规律,并勇于按事实、按规律办事。
在很多人看来,稻盛哲学有着“鸡汤”的味道。但它不鸡汤的地方是稻盛就是这么践行的。1984年,在京瓷25周年之际,稻盛把自己所有的股票都送给了员工,后来在危难之际主掌日航时,也是零薪水。 本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