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10:专版
文化“两创”在城阳落地开花
  ■城阳区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现场答疑会在区委党校举行。

  走进城阳区上马街道王林庄,社区居民正做着拍打养正操。他们中,有老人,也有少年儿童,一边听着融合孝德文化和中医文化的配音乐曲,一边合着拍子拍打身体关节穴位,人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是城阳区通过试点示范社区建设,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落地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城阳从社区层面重点切入、从教育医疗领域先行推进,以党建为引领、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行“一段操、一堂课、一餐饭”等为代表的“八个一”活动,通过组建党校工作团队、聘请专业团队、策划培训方案、建立社区骨干队伍、抓好试点社区等具体措施,促进“两创”在全区落地开花。

  “1+N”破题“两创”专题培训

  在课程设置上,城阳区与传统文化专业培训团队多次商讨论证,对课程内容严格把关、调整优化,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建立“1+N”“两创”特色化课程教育培训体系,注重参训学员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

  “1”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公共课程,如《<共产党宣言>导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中央纪委监委网站推荐的《了凡四训》导读、中医健康及孝老爱亲、婚姻和谐、兄友弟恭、子女教育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容;“N”是指根据不同领域的培训对象,分别设置针对性、特色化课程,如在社区层面、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分别增加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善治、立德树人、医德医风的课程内容。“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创新多元化授课方式,聚焦‘人员、内容、方式、效果’四个环节,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深、讲透、讲实,入脑入心。”城阳区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罗万伦说。

  截至目前,城阳区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宣传文化干事、教育卫生系统等不同层面的专题培训11期,参训学员1200余人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5天及以上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班次的必修课,组织开展各班次传统文化专题培训5期,涵盖16个培训班、参训学员650余人次;整合党校专业师资力量,深入机关、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以来宣讲63场次,受众达1.6万余人次。

  师德教育有效提升,医德医风持续向善

  就在不久前,城阳区白云山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棘洪滩小学、大北曲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邀请教书育人楷模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介绍育人故事,诠释为人师表的内涵与真谛,以文化涵养师德,推动教师素质提升和师德师风建设。

  把国学教育作为全区教育系统全环境立德树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重要抓手,城阳区为近300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班主任举办专题培训班,并开展了“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争做国学小名士”系列活动,以文化传承助力教育“软环境”提质增效,提升文化魅力、厚植人文情怀、关爱学生成长,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

  在医疗系统,积极探索“两创”工作落实落地的有效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系统行业,为医德建设“培根铸魂”。为300名医疗系统干部职工举办“医德医风”教育专题培训班,并出台“医德医风标兵”评选制度,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评选的重要“考量尺”,引导职工自觉践行家庭美德、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修养个人私德。与病房患者聊天,疏解心理压力;和患者一起做拍打养正操,做好康复辅助……医院既是医疗机构,也是康复机构,医患关系和谐融洽的场景随处可见,医者仁心这一中华文化精髓得到生动诠释。

  “‘两创’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过程。”罗万伦介绍,下一步,城阳区将在做好巩固和深化社区、教育、医疗三个层面“两创”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专题培训,深入开展贴近大众生活、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德润心、以文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营商环境,以德治赋能基层善治,促进传统文化“两创”落地工作常态化发展。

  (徐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调查
   第04版:国内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青报影像
   第08版:新财富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公告
   第12版:专版
市南区发力纾解老城“停车难”
“一心两环十六景”步步生情
文化“两创”在城阳落地开花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关于民祥路环卫停车场项目规划及建筑方案进行批前公告的通告
青岛日报专版10文化“两创”在城阳落地开花 2023-09-01 2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