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地变身小花园、脱皮墙旧貌换新颜,“面子”更好看;下楼有电梯、停车有车位,休闲活动有小广场,“里子”更好住……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内容。胶州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城市面貌的“先手棋”,不断增强百姓家门口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
胶州市贯彻落实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上半年观摩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大会精神,紧盯目标任务、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掀起攻坚行动新热潮。截至8月底,年度计划投资251.81亿元的18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29.66亿元,占比年度计划投资的91.2%。
老旧小区“面子”新,“里子”实
走进胶州市市中小区,看到小广场干净整洁、配置齐全,居民在悠闲地散步。而不久前,小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道路狭窄坑洼不平,违章建筑堵路堵心,小区没有路灯,车辆乱停乱放,出行非常不便。
73岁的居民王先生与笔者分享老旧小区改造后带来的喜悦。“楼体粉刷一新、小区干净整洁、道路平整了,晚上有路灯,安装了新防盗门、健身器材、监控,像住进了新小区一样。”
正如王先生所说,一幅幅“老房新景”正在胶州不断刷新,目之所及处处精彩。
据悉,今年以来,胶州市投资12.55亿元,对103个老旧小区开展全要素改造,共涉及483栋住宅楼,居民17156户,总建筑面积约156.93万平方米。截至8月中旬,已累计完成投资8.31亿元,完成改造33个老旧街区74.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239户。阜北片区等55个老旧小区8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华云城等48个老旧小区施工单位已进场,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全要素”是胶州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大特点。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分类施策。
一方面,做实“基础类”改造,让“面子”更有颜值。实施“拆、清、改”措施,“拆”即统筹拆除太阳能热水器820台和拆除违章搭建8100平方米。“清”即清理违法占绿毁绿。“改”即改造移动等强弱电线路85.3万米、供热管网1500米、改造燃气管网9000米;整修小区道路22000平方米、增植补绿3000平方米、增设停车位2500余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6000米。
另一方面,做优“完善类”改造,让“里子”更加厚实。统筹实施加装电梯5部,外墙保温改造9.7万平方米,文化、便民及体育设施配套等工作。修建文化长廊、游乐健身等场所4处。结合绿色出行理念安装汽车充电桩15个、电动车充电棚190处,增设智能垃圾分类设备2个和微型消防站2处。
同时,围绕智慧社区建设,与“海尔·海纳云”合作,按照“1+3+N”的智慧社区总体框架,搭建完成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开发“基层治理、物业管理、居民服务”三大服务端和30余个服务应用场景,小区内通过改建、新建社区服务用房,增设社区医疗、养老、便利店等生活设施,安装红外线报警、高空抛物、人脸、车牌识别等安防设备,全方位提升小区智慧化管理水平。
“智治”新模式,社区更智慧
在中云街道福寿小区,不少居民已学会用手机线上报修。“我发现楼道内的灯时明时灭,应该是接触不好,于是我通过‘易生活助手’小程序线上报修。”家住七号楼的郭建青向记者展示报修过程,“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下载了这个‘易生活助手’,在上面可以报事报修、一键送水、物业缴费、线上买菜等,对居民来说太方便了。”说话间,维修工人来到楼下,从报修到上门服务,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相似的场景,也在阜安街道新立街小区社区食堂上演。刚刚下班回来的市民杜淑玲顺路过来取提前下好单的午餐。“现在真方便,平时里还好说,暑假里孩子在家,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中午赶回家做饭,时间就有点紧张,所以我都用‘易生活助手’小程序来提前线上点单,下班之后直接来取走就可以了。社区超市也可以用,促销活动还蛮多的,服务质量、菜类品质我很满意。”杜淑玲说。
为破解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后续管理难题,做好改造“后半篇文章”,按照“党建为魂、人民为本、政商协同、平台运作”理念,胶州市探索采取“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运转方式,由AAA级国有平台公司与瑞源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创新推行“大物管”治理模式。自2022年9月试点以来,已接管145个老旧小区、57条背街小巷,共计约330万平方米,逐步实现由“小区物业管理”到“全域大物管”的转变,让社区有颜值更智慧,居民的生活更舒心更幸福。
易生活居民服务是大物管智慧管理平台的功能之一,平台将高空瞭望机、AI巡逻车、智慧灯杆、垃圾满溢监测、高空抛物监测等智慧化设备以及物业服务人员全部纳入管理系统,形成人、机器和服务场景的“—网统管”,并与已有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洽理综服平台、智慧社区平台无缝对接,推动了居民诉求高效解决,提升了物业服务专业化、智慧化水平。
据了解,过去相当一部分老旧小区是由街道进行托底管理,一般只提供简单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服务。“大物管”进驻后,更加注重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生活需求,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标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服务。
“我们以基础物业服务为底座,依托大物管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字运营、智慧物业、易生活居民服务三大模块,聚焦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开展了社区新零售、家政维修、社区食堂等42个服务场景,300多名员工通过智能平台提供社区助老、工单派送、紧急救助等服务。”青岛建发瑞源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增礼介绍。
“大物管”全域服务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机结合,通过推动社区党组织与“大物管”组织融合、办公融合、工作融合,把党建引领融入“大物管”各方面、全过程,将“大物管”深度嵌入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目前,在福寿、新立街等7个小区,依托片区联管联治机制,将“大物管”管理层纳入联合党委,推进组织融合,创新“1+3+N”(“1”是片区联合党委;“3”是整合市直部门、基层网格、物管企业三方力量;“N”是联动小区业委会、红色合伙人、红心管家、党员代表等群体)联动治理路径,凝聚起社区共治合力。在捎门里、河头源,市南小区等9个小区,社区党委与“大物管”24名“红心管家”合署办公,实现对社区治理问题随时共商、协同办理。
下一步,胶州市将全面优化体制机制,稳步拓展试点范围,力求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商业化、精细化运营创造和提高公共资源、公共空间价值,实现社区自我造血,形成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良性循环,真正把“大物管”体制化、机制化、市场化发挥出来,让社区治理更加有序、服务更有温度,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