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涛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时,作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重要指示。近年来,青岛市积极践行“三放两化”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奋力打造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名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不但需要实现物理意义上的城镇化(高楼大厦等建筑实体),还需要通过有效治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村改社区在过渡转型时期必然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随着外来人口涌入,村民如何处理与“新市民”的关系?二是原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分配?三是“新市民”参与下的基层治理体制如何设计?为此,青岛坚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育产和化人同步发展、精致建设和智慧治理同频共振、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协调统一,有机融合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经验和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经验,以文明善治护航美好生活,为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以高水平党建引航高质量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青岛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联动、开放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进一步破解村改社区转型过程中治理效能不明显、服务供给不精准等难题,构建起高效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
创新领导体制。打破村改社区中传统农村党支部与集体经济共融共生现象,探索实施“政经分离”。以上流佳苑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下创新分设社区党支部和公司党支部,明确了社区党委统筹抓联动,公司党支部聚力谋发展,社区党支部全力保民生,成功开展土地量化、集体资产改制、旧村改造三件大事。
构建制度生态。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社区党委每半年向居民述职接受评议,党员群众列席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在便民大厅轮流带班,面对面收集民生诉求。建立居民代表巡视制度,定期“挑刺找茬”,广泛发动居民共同监督。
多维建强基层堡垒。着力激发“街道党工委统筹——社区党委管理——网格党支部落实——楼院党小组兜底——党员中心户行动”的网格化工作架构活力。持续加强社区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队伍建设体系,搭建双向互动、互联互补的干群服务网络。
以高效能治理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青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基础工作,健全体制机制,让居民参与到村改社区的治理工作中,充分激活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力量,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第一,经济“求实”,构建起重心下移的支撑保障体系。立足长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分析村改社区原有集体经济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之间的关系,加快村集体企业完成经济实体改制,利用集体经济发展用地转型新业态,形成集房地产开发、楼宇租赁、投资管理、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多产业融合的经济“多面体”。结合实践完善资产分配。依托村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革,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股民代表队伍,各项决策由股民代表大会集体研究,接受股民直接监督。以上流佳苑社区为例,社区党委创新提出工龄股加人头股的股权分配方案,收益分配权利牢牢掌握在广大上流佳苑居民手中。收益反哺加大民生项目投资,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组建公共事业协会监督收益的决策使用,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壮大的同时全面反哺民生。
第二,民生“焕新”,构建起精准精细的社区服务体系。科学布局服务阵地,营造多维场景,突出人文化、开放式、复合型、高智能等内涵。配套功能齐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绿色便民大食堂、开办便民服务社等,将服务载体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精准配置服务功能,叠加市民服务与消费场景,建设产居一体、职住平衡、宜居宜业魅力社区。依托社区文化,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通过社区商业“毛细血管”惠民生、促消费,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创新数字服务载体,探索智能化管理,把便捷服务向家庭延伸,用科技点亮居民美好生活。增设面部识别无感通行、智能垃圾分类、高空抛物监测、独居老人一键报警等多功能板块,提升社区服务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第三,治理“提效”,构建起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保障全体居民民主权益,全面接收“新市民”组织关系,确保其在换届选举、民主议事中的话语权。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制度,搭建民主协商会、决策听证会、居民论坛等议事平台,年末组织居民对民生服务事项评议打分,民主举措成为新老居民加速融合催化剂。走好群众路线,坚持并完善党员精准联户机制,统筹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党员志愿者月联月访,制定民生清单,精细化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党代表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民意“大摸排”,及时响应民生诉求。强化共驻共建,积极推进社区与驻区单位结成“红色联盟”,由部门单位帮包民生难题,制定“一社一策”方案,规范工作开展。推动党建资源、体育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公共服务等向社区开放,社区治理由“感情维系”向“责任分担”转变,打造开放性互联互动纽带。
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围绕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文化娱乐、宜居养老等问题,持续发力,构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宜居社区。
第一,推动优质政务服务下沉社区。最大限度汇聚各方协作力量,优质服务“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市区相关部门和街道把多家社会组织引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心理健康和精神文明促进等主题服务项目。以上流佳苑社区为例,民政救助、卫生健康、老龄服务等6大类、5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由社区代办,部分认证事项由社区直办,真正畅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二,以美德文化润心增强宜居品质。社区科学布局环境友好设施,依托生态本底自然资源,开展“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态景观改造。推动社区文化浸润式培育,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发挥“最美家庭”“道德模范”作用,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多形式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邻聚力”,打造红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第三,面向“一老一小”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以全龄人群需求为导向,加大“一老一小”供给力度。加强社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设立专业托育服务机构。筹办高规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与社区医疗服务组织紧密结合,打通爱老助老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康复康养、智慧助老等全方位一体理想服务目标。
(作者单位:李沧区委党校)